中国哲学史答案

“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教育与环境对中人的个性形成与改造有积极作用。汉代思想家大都把人性划分为不同的等次并注重对中人或中民的教化,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 5.《周易》和易学的哲学思想和意义

《周易》是儒家的基本经典,易学则是儒学的重要的分支。

(1)《周易》和易学使儒家的宇宙观突破了局限于六合之内的狭小视野,而将六合之外的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周易·系辞上》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太极一分为二的宇宙生成论,这一理论后来与老子的“道生万物”说相互发明,构成为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生成模式。从存在的意义上去讲,这便是影响深远的“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系辞上》)的道上器下说。道器论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构成为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典型理论形态。

(2)《周易》与易学的一分为二还具有一般的方法论的意义。《系辞上》提出了具有经典意义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统一观,“道”作为宇宙运动的总规律,是以阴阳双方的矛盾对立和相互作用为内容的。正是有赖于这一相互作用,宇宙万物才能够变化日新,生生不息。“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3)《周易》在中国哲学史上,突出地强调了变化对于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的作用。故与“一阖一辟谓之变”相对应的,是“往来不穷谓之通”;与“化而裁之谓之变”相对应的,则是“推而行之谓之通”(《系辞上》)。认为事物总是在对立变化中走向通达。《周易》和《老子》一起,为中国哲学奠定了最为深厚的变化发展的根基。

6.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了哪些改造? 董仲舒是秦亡汉兴之后的儒家的哲学大师。

(1)为了新兴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他需要认真地总结秦专任法家而亡的教训和汉初黄老无为政治流行所带来的流弊。他从“春秋公羊学”的“微言大义”人手,推重阴阳五行学说以复兴儒学,并为此构造出了一整套以天人感应为特色的哲学理论,成为当时的“儒者宗”,继承发展了孔子和儒家的思想。

(2)在政治伦理思想上,董仲舒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目标出发,吸收包括法家在内的各家主张,概括出了处理君臣、父子、夫妇关系所必须遵循的“王道之三纲”。三纲之义是源于天的,而“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三纲是永恒的绝对原则。三纲的实质,是以等差的形式来实现“一统”,其核心则是君权说。

(3)董仲舒对先秦儒家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性三品”说便是其典型的代表。在义利关系上,他提出了著名的“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同上)的主张,这在宋以后成为理学家们崇奉的经典,但同时也受到了要求义利统一的思想家们的尖锐的批判。 7.什么是“四谛”?

(1)四谛又名四真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的合称,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因被认为是神圣的真理,故又名“四圣谛”。

6

(2)苦谛:对于包括人在内的众生的生存和生活所作的价值判断,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及一切精神和情感活动,按其本性来说都是苦。

(3)集谛:指世间一切存在都是由各种条件集合而成,即“苦”也是由诸条件、原因即佛教所说的“业”或业力所集成的。佛教认为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故集谛的内容便在于探求苦的原因。

(4)灭谛:指断灭人生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即人生苦难最终得到灭尽和解脱。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它既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也是佛教一切修行活动所追求的目的。

(5)道谛:指引向灭除痛苦、证得涅槃的正道,包括超脱世间一切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最高精神境界——涅槃寂静的一切理论说教和方法。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指出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道谛的重心,在强调通过个人的道德锻炼的方法来实现人生的理想境界。

(6)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8.什么是佛教的三法印?

(1)三法印中佛教所用以印证是否真正为佛教学说的三种标准,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它起着如同日常文件中使用的印鉴一样的标志的作用,故三法印。

(2)诸行无常:世间世间生死一切事物现象都在迁流变化(行)之中,没有常住不变的事物存在,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颠倒倒,是名无常印。

(3)诸法无我:世间世间生死及一切存在均因因缘和合而生,都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或主宰(我)。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4)涅槃寂静:与四谛说的灭谛相应,指超脱世间的生死轮回而进入出世间的最高境界(涅槃)。说明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所以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 9.什么是法界缘起?

(1)佛教华严宗的基本观点。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种种现象皆存在于各种关系之中,没有独立的自性,事物因各种关系(因缘)的聚合和消散而生起毁灭。而法界缘起则是华严宗的新的观点。

(2)诸法一一差别,各有分界,故称法界。法界本身便由相互缘起而成,在这里,一切事物现象,无论一与多、大与小、同与异、善与恶等等,都是既相区别又相互贯通,互为缘起,圆融无碍,处于“重重无尽”的联系之中,故又称“无尽缘起”或“华严无尽藏”。

(3)华严宗的法界共有四种: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即所谓“四法界”说。其中,事法界相当于事物现象,理法界相当于本性本体。但因理事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不但是

7

理与事,而且是事与事之间都是相即相人,圆融无碍。故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它们都在一心之中。“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

(4)因为华严宗本来不以为事物现象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故他们所论证的,其实都是建立在“一心所现”基础上的虚幻“事相”之间的相互缘起和圆融无碍。 10.什么是顿悟成佛? (1)佛教禅宗的基本观点。

(2)东晋僧道生著《顿悟成佛义》,首倡此顿悟成佛说。禅宗五祖慧能将其进一步发展。认为历来认为神圣的佛和佛经其实都在人自心之中,从自心顿现真如佛性而成佛所以可能。指出:“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从而,向外求佛也就转向为向内求解脱,慧能认为他自己便是如此顿悟成佛的。

(3)慧能强调,佛教所说顿、渐,只是就人之悟道的快慢来说的,全部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迷悟之间,“迷则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将佛和众生的差别缩小到了一念之中,“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原因是苦海和乐土、此岸与彼岸本来并不可分,不是抛开烦恼另寻菩提,而是菩提本在烦恼之中,离开众生也就从根本上离开了佛。

(4)谓顿悟成佛从根本上改革了传统佛教的修行理论和实践。 11.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1)政治方面,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秩序的稳定;

(2)伦理方面,调和儒、佛的矛盾,并在有些观念上加以会通,成为其组成部分。 (3)哲学方面,从义理上融合玄、佛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作出有益的补充和深化。 (4)文学上,在声韵、词汇、思想、艺术构思等方面的影响。 (5)艺术上,在建筑、绘画、音乐、雕塑等各领域的重大成就。

(6)民风民俗方面,对社会生活、精神心理造成多方面影响,极大拓展了民间习俗。 12. 佛法“法相唯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法相唯识”是佛教唯识宗(法相宗)的基本观点。唯识宗创始人玄奘和弟子窥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现象都不过是“识”所变现出来的,不能离开识而独立存在。 内容:

(1)唯识宗所说的“识”也叫做“心”,它是意识的主体对事物加以了别(了解分别)的功能(能),而通常所说的客观事物(境)都是识的了别作用的对象(所)。唯识宗认为,只是由于作为了别功能的识的存在,作为了别主体的内心和作为了别对象的外境才得以成立,所谓主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依托于识的假象,只有识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叫做”万法唯识”。

(2)法相宗认为,能缘与所缘都在意识作用的范围之内,通常所说的意识对外物的认识,只是意识自身的能动方面(见分)对意识中关于外物的表象(相分)施加作用,如果没有这个能动的方面,那么作为对象的相分也就不能成立。这样说来,无论是作为所缘的对象,还是作为能缘的主体,其实都是意识的

8

一个方面,所以说一切只不过是识而已,这就叫”唯识”或“万法唯识”。

(3)“唯识”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识而无外物,而是说只有识是真实的存在。法相宗并不否认所谓外物的存在,但他们认为识以外的世界是不真实的,“唯”的意思就是对真实的事物、存在加以严格的限定,强调真实的存在只能在识的范围之内,从而否定人们把识以外的事物当作真实存在的认识。既然识以外的所谓客观世界并非真实的存在,所以法相宗所关心的只是识以及识所表象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外物都可以排除,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于心。 意义:

法相宗的法相唯识学说涉及到诸多认识论和心理学的问题,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理论;他们关于“万法唯识”或“万法唯心”的命题也是佛教各派广泛认同的观念,而且后来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变化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但是法相宗的理论是一种典型的烦琐哲学,很难为一般的佛教信众所掌握,因此这一宗派流传不久便销声匿迹了。

13.列举宋明理学各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各学派间的关系 第一,宋明理学的各主要学派,包括: 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 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 张载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 程颢、程颐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 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

第二,周敦颐与张载的思想对二程的思想影响甚大,而朱熹则是直承程颐的思想。邵雍与程颢的思想为心学派思想的前缘,而王阳明的思想则是承袭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发展。陈亮、叶适之事功学派的伦理思想与其它各派皆不相同,但是其形上思想则与张载之气学派思想相应。 14.什么是实学?与理学的关系如何?

所谓实学,泛指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治学重在务实的倾向、学风和思潮。实学在本体论上通常强调实体达用,但实学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现实的层面,即关注利用厚生,强调经世致用,要求实事求是,即实学实用。

实学对理学空疏不实之弊的批判,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对立的一面。但实学与理学的界限往往是相对的,不少实学家同时也可以说就是理学家,譬如作为实学的重要代表的黄宗羲、李颐、唐甄等人,在本体论上所信守的,实际上都是心学的思想路数。而理学家所注重的人伦道德之“实”,在实学同样是一个中心的课题。

实学的价值,突出表现在对长期被忽视的形而下的实用层面的关注和发掘,以及由此而来的清初以后中国学风的逐渐转向和理学从历史舞台的引退。

9

15.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是什么?

(1)董仲舒在哲学史上对天人感应第一次进行了自觉而系统地阐发。天人感应的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天人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天与人能互相影响。

(2)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第一步,是将天神化,将自然属性人格化。第三步则是具体落实天人之间的相互感应。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非天不生。阴阳即是天的刑德,五行相生体现了天的恩德,五行相克则体现了天的刑罚,而春秋四季则体现的是天的爱、乐、严、哀的志向。

(3)第二步是讲天人同类、人副天数。天人能够“合一”的基础,在于二者本是同类。认为天是人之曾祖父,而人则是天的副本,举凡天有什么,人也就有什么。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比较标准的“天人合一”的提法。

(4)第三步则是具体落实天人之间的相互感应,认为,天人感应的过程是双向的,一是上传,即人以行感天;另一则是下达,天根据人的行为的好坏,或降下“祥瑞”以资鼓励,或降下灾异以示遣告和惩罚,后者又随着人是否反省和改正其恶行而逐步加重。

(5)如此的双向天人感应的目的,在董仲舒是想要利用上天来劝诫统治者随时注意调整君民关系,防止官逼民反,它既包括“屈民而伸君”,也包括“屈君而伸天”,二者可以相互发明。 16.如何看待天人合一与天人有分的相互关系?

(1)天人合一之“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作为人性的赋予者或来源与人性合一,人通过自己的德行锻炼努力回归于天(性、心);二是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是人道的前提和基础,人道是天道的顺承、效法和补充。

(2)天人有分,或称天人相分,其“分”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与人分别构成为自然与人事两大领域并各有其特定的职能,天意与人意无关或相违;二是天与人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规定,天自然无为而人积极有为。

(3)天人合一与天人有分的相互关系。天人合一与天人有分不是互不相容,双方是相互补充和发明的关系。合一是有分的合一,有分是合一中的有分。从整体上说,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正是天人之际的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 17.董仲舒性三品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性三品说最早由董仲舒提出。由于“人副天数”,天赋的仁(善)与贪(恶)两性落实到具体的人身,由于配合和比例的不同形成了三品(三等),即先天性善、不教而成的上品圣人之性;先天性恶,教亦不能善的下品“斗筲之性”和先天有善有恶、教而后能善的中品“中民之性”。在这里,董仲舒对儒家人性论的重要改造加工,是以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解释中民之性,将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改造为上智的性善和下愚的性恶,二者都是先天所成,不可移易。这一改造的意义在于将知识论意义上的人的智慧高低与人性论中的人的善恶评价联系在了一起,对后来人性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董仲舒性三品说的基调仍是性善,先天性善(善质)是为了维护纲常人伦的绝对性,后天性善则是为了说明君主统治和教化的必要性,二者缺一不可。这就从人性论上为道德的至上性和君主的权威性作了论证。

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