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
年级 八 科目 物理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7.2弹力 授课类型 新授 2.2.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攘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课标依据 例2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例3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4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教学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 教学重点 重点教学 难点 难点 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抛出问题,引入课题。 由两种不同的现象总结弹簧测力计的调零(可以忽略)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引入 图片中施力时和撤去力后物体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1.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总结出弹性和塑性,以及弹性形变和塑性弹力 形变。
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 小结: 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回答得出结论 2.思考讨论: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的,玻璃钢有什么性质?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么样? 3.体验或回忆压弹簧、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建立弹力的初步概念。 学生回忆交流 4.观察思考:用力挤压、放松厚壁玻璃瓶,观察瓶子上方玻璃管内液柱高度随手部用力的变化。 结论:实验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能产生弹力。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5.辨析: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 学生回答,教师判断正误并引导辨析 6.通过演示得出物体的弹性形变有一定的限度。由此引出弹簧测力计并指明其工作原理。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弹簧 测力3.学生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计 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体验得出初步概念。 激趣 拓展 为弹簧测力计的引入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用口诀加强记忆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练习读数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知识拓展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指针指到1 N、3 N、5 N的位置,感受1 N、3 N、5 N的力。 (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① 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②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 。 (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 口诀: 使用前,别着急, 先看量程分度值; 拿在手中看一看, 指针是否零刻线; 弹簧轻轻拉一拉, 检查是否有摩擦; 测力时,要注意, 力与轴线相一致。 读数时,调视线, 视线垂直刻度面。 练习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程: ; 分度值: ; 测量值: 。 4.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小结 作业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带钩或环的力和质量(圆规、课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