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跳绳进入初中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花样跳绳进入初中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范继珍 杨利霞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04期

(1.江苏省苏州市渭塘第二中学;2.江苏省泰兴中学)

摘 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初中体育课堂的现状以及花样跳绳在初中体育课堂开展的现状对我国初中体育课中开展花样跳绳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究,探讨花样跳绳进入初中体育课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困难,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增加初中体育课的多样化,更好地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花样跳绳;初中体育课堂;可行性 一、当前初中体育课堂的现状

目前我国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初中生迫于中考的压力,平常上课的内容也基本是中考项目。随着中考项目的改革,很多地区不仅将800米和1000米列为必考项目,而且各项目达标的标准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值也有所增加。由此带来的是学生从初一就要开始准备中考项目,平常课堂的内容也基本是中考项目,学生很难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而业余时间进行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 二、花样跳绳的特点及概况

花样跳绳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融合各种元素,如武术、街舞、健美操等多种内容,用肢体完成各种动作,是一种节奏感强、花样性多、普及性较高、难度区分多的比赛性项目。它具有开展简易性、健身性、多样性、趣味性、创造性等特点。当前的花样跳绳包含多个项目,不仅有单人花样,还有双人花样、多人花样、车轮跳、交互绳等。速度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4×30秒交互绳等。

三、花样跳绳进入初中体育课堂的积极作用 1.花样跳绳有利于丰富中学体育课堂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生活包含众多内容,浓厚的学习氛围,异彩纷呈的文体活动,蓬勃发展的学生社团等等。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学习的体育活动主要是篮排足、武术等传统项目,而像花样跳绳等新兴项目开展得还较少,花样跳绳是一项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一根绳子,一块平地,一段动听的音乐,就能让人翩翩起舞,尽情挥洒汗水,享受其中乐趣的项目。而且可一个人进行,也可多人集体跳,是一项易于参与、易于推广、精彩度高的项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花样跳绳有助于初中生体育中考成绩的提高

随着体育中考改革,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想拿到高分甚至满分,较之前有了一定的难度。中考项目中跳绳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改革后的跳绳标准也有所提高,由150个增加到180个,这个标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有较大的难度,目前的标准是150个,学生在通过一段时期的刻苦练习后能够达到标准,而180个的标准就比较困难了。学生需要从初一开始就积极备战中考项目,努力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花样跳绳是一项集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而且有利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以及身体的各种素质。并且花样跳绳中的速度赛与传统的跳绳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在练习花样跳绳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中考成绩。 3.花样跳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花样练习花样跳绳,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总希望自己在学习和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姿态更美、难度更高、花样更多的状态,因而通过学习花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花样跳绳进入初中体育课堂所面临的困境 1.缺乏专业教师

拥有专业的花样跳绳教练是进入中学体育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项目开展和推广离不开一代代人员的刻苦钻研和探讨,因此,培养一批批专业技能过硬、基本功扎实的专业教师非常有必要。我们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跳绳培训班获得这方面的技能,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就首次举办了花样跳绳教练员培训班,随后相继举办了多期花样跳绳教练员培训班。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网络视频等进行学习,观看国际上其他优秀花样跳绳运动员的技能进行学习。 2.花样跳绳的专业性教材缺乏

近年来,我国的花样跳绳虽然发展迅速,但普及性还不高,呈现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花样跳绳要想有更好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教练,还需要专门的花样跳绳教材,目前中小学使用的教材是张欣老师在2010年编写的《绳彩飞扬》以及由上海体育学院刘树军在2013年编写的《花样跳绳》。 五、结论与建议

花样跳绳进入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途径,鉴于目前国内花样跳绳在中学开展现状,笔者认为,学校可先以兴趣班的形式在学校先小范围开展,挑选一些体育身体素质好、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既利于开展又不影响学生中考体育项目的练习,在练习花样跳绳的同时又能使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掌握了一项新的运动技能,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一举多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李百长.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初探[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6):93.

编辑 李琴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