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一)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一)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一)”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通过圆的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例如:骑过自行车,有些学生可能还用过圆规,对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只是从直观的认识,本课将在学生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使学生生科体会圆的特征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低年级时对圆已有初步地感知,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的困难。由认识平面的直线图形到认识平面的曲线图形,是学生人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圆,学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

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1 / 3

会数学应用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

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2-8-2908:49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教学活动,在导入新课和教学新课的过程中,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2、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还是学习圆的画法,都安排了学生充分参与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的机会。 3、注意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创设情境认识圆,到初步运用有关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找出圆形物体的圆心,车轮为什么要作成圆形等都突出这一点。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2 / 3

教学设计: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事例进行猜想,并通过实践检验猜想,在具体情境中逐步认识圆的特征。教学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的机会,使学生冲费感受到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存在不足:

1、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较多,课堂调控欠佳。

2、师生之间的互动少,没有辅导到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整改措施:

1、加强课堂调控能力的培养,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增长师生之间的感情。 2、加强多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了解六年级的知识结构,多看有关书籍资料,充实知识内容。

3、加强与后进生的交往,关爱、了解后进生的学习与生活,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3 /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