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三段式留白”教学策略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062-02 一、问题的提出
执教小学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笔者发现思品课堂教学存在许多弊端,细细审视具体表现在:①教材处理不恰当。教师漠视思品教材设计中的大量“留白”,更谈不上挖掘与使用。②道德说教死板、单一。课堂上纯粹是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的过程,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白,体验的空白……导致学生感触不深,知而不行,效果欠佳。③教学时空狭窄。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只局限于四十分钟,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广阔的课外道德实践空白。 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笔者认为,如果能以“留白”为切入点,根据不同的思品课型,巧妙地引进“留白”策略,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大课堂中,进行快乐的道德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
小学思想品德“三段式留白”:指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这三段时间有意设置空白,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互动合作,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思品课堂的实
效性。
三、小学思想品德“三段式留白”实施策略
1.课前——挖掘教材中的留白。《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设计的大量留白,是为孩子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而设计的,它体现了让学习者和教材进行对话的新课程理念。课前,教师要重视教材留白,充分激活教材的留白部分。备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挖掘:
(1)对话性留白的处理。思品教材中的“对话性留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与教科书进行心灵对话的平台,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对话性留白”,而且把它引向深入,用到了点子上,直击学生的思想要害。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富国强民之路”,第3课《走进新时代》,教材留了一个“送给祖国的祝福”空白。教学前笔者这样预设:同学们,未来的我们将是祖国各项事业的建设者,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理想,自己以后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并用笔在空白处写下来,全班交流。
(2)评价性留白的处理。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一起成长”,第1课《天生我材必有用》教材留了一个评价性表格空白。教学前笔者这样预设: 同学们,过了一个暑假,大家又长高了不少。想知道爸爸、妈妈眼中的你是怎样的?有了哪些进步吗?放学后让我们走到爸爸妈妈身边进行一番采访,
然后将爸妈的评价写到表格中,全班交流。
(3)探索性留白。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天地,特别是知识性、理解性、合作性较强的内容,教材编者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探究性留白”,引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思考带到课堂上,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如:《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七彩的社会生活”,第1课《生活中的你我他》教材设计了一个活动角,教学前笔者这样预设: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人为了我们呢?我们一起来分小组填表格,看看能不能写完,好吗?(小组合作答题,计时3分钟,各组组长所填表格进行交流)
(4)延伸性留白。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编者给老师们留出了一定量的“延伸性留白”,这些留白是对课程延伸理念的直接体现,旨在将教学的内容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亲情树下我成长”,第2课《父母——我特别的朋友》,教材设计了“沟通桥”的留白,教学前笔者这样预设:往常是父母给我们过生日,现在我们来给父母过生日好吗?你能拿出一个让父母喜欢的生日方案吗?①学生自己设计方案。②讨论交流。③将方案付诸行动。 2.课中——巧设“留白”提高课堂实效。小学思品课堂教学由“导入激趣、以情明理、增强意志、指导行为”四大环节组成,教师在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留白,将会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