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5课劝学(节选)同步
试题 粤教版必修4
《劝学》原文的部分译文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中国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像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槁暴(pù) 舟楫(jì) .. 舆马(yú) 使之然(róu) .B. 蛟龙(jiāo) 跬步(kuǐ) .. 骐骥(jì) 爪牙(zhǎo) ..C. 镂金(lóu) 驽马(nǔ) .. 洞穴(xué) 生非异也(xìng) ..D. 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 ..
解析:A项,“楫”应读jí;C项,“镂”应读lòu,“驽”应读nú;D项,“锲”应读qiè。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
解析:A项,知—智;B项,有—又;D项,生—性。 答案:C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 砺(磨刀石) .
B. 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 劝学(勉励,鼓励) .
C. 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 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 风雨兴焉(起) .
解析:A项,:使……弯曲;B项,疾:强;D项,备:具备。 答案:C
4.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 .
解析:A项,强大、势力过大;B项,勉强;C项,有余;D项与题干均为“健壮,强壮”。 答案:D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解析:B项, “水” 是名词作动词,A、C、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B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解析:A项,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B项,古今意义均为“半步”;C项,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D项,,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帮凶。
答案:B
7.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解析:A项为宾语前置;B项为状语后置;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固定句式。 答案:C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