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 通信 地址 电话 学 号 E-mail地址 专 业 教育管理 所属 学习中心 邮 政 编 码 是否申请学位 否 设计(或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硕士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工作单位及所从事专业 教育 联系方式 1、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是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亲情缺失,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当然也有部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生令人欣慰的积极变化,生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提高,自我约束增强,更富有责任感等等。” 2、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12%,他们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3、不爱学习,不守规章。 在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向委托监护人求得帮助的比例很低。这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严重,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父母外出务工尤其对年幼儿童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4、管理空档,违纪成风。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5、监护不力,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扎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呢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 二、课题研究实践意义 : 通过调查研究,对乡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乡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地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理论价值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根据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集中展开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各方面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如上所言,社会要加强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共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三、研究的内容 : (1)本学区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 (2)本学区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分析 。 (3)本学区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 。 (4)本学区留守儿童个案研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了解我校、周边部分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3)教育实验法:对我校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实验研究,以便发现、验证因果规律。 (4)经验总结法:对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成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5)案例研究法:选择恰当的学生样本,通过跟踪调查、教育引导,摸索留守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五、预期达到的结论: 1、留守儿童现状的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一套。 2、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验论文、案例研究成果。 3、给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建议。 4、给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 2、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 苏婷1呼唤心灵的家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掠影[N]1中国教育报,2006-11-291 [2] 吴晶晶,王娅妮1一代人的/别样童年0:农村留守儿童达2000万[N]1新华每日电讯,2006-10-231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0课题组1/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0第一期调研报告[J]1新教育,2004(5)1 [4] 四川统计局1四川调查:消除体制障碍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EB/OL]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信息网,www.stats.gov.cn,2005-08-091 [5] 关于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考察报告[R]1重庆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2007年6月22日报送市委的材料1 [6] 万州区/留守儿童0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R]1民盟万州区委课题组调研报告1 [7] 关于我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N]1民盟涪陵区委课题组调研报告1 [8] 100所/新公民学校07月招标[N]1公益时报,2007-06-051 [9] 胡雪萍1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1宏观经济研究,2004(5):51-521 [10] 丁元竹等1分配是民生之源[J]1群言,2007(8)1 [1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R]1民盟中央妇委会课题组调研报告1 3、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起 止 时 间 阶 段 内 容 2017年 12月1 日—2017 年12 月 15日 了解论文写作要求,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及文献论述 2017年 12月 16日—2018 年 1 月 15日 进一步查阅、整理资料,撰写论文 2018年 1 月 16 日—2018年 2 月 5 日 上交论文初稿,在老师指导下修改完善论文完成论文二稿 2018年 2 月 5 日—2018年 2 月 28 日 论文定稿 指导教师意见 年 月 日 备注:开题报告学生经指导老师审核同意后上传至学习平台,经学院审核。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