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的思考

作者:王丽

来源:《中国经贸》2014年第18期

【摘 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疗单位管理的质量,促进基层医疗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管理效益的提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使用需要遵循效益的原则。本文通过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原则的分析,结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的对策。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使用 一、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9年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来,我国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项目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明显的成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疗单位管理的质量,促进基层医疗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管理效益的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由各级财政预算安排,按照规定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补助资金。财务部、卫生部所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各级财务部门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安排,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保障机制,确保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几点:首先,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挤占、截留以及挪用,保证专款专用;其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需要遵循效率原则,其使用与管理必须要杜绝浪费,厉行节约,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也要保证效益的原则,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使用需要促进实现项目规划,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1.政策不完善

国家财政部、卫生部2010年出台《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的相关政策,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补偿参考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按照规定来使用补助资金,将其用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耗材以及相关人员等支出,而不能将补助资金用于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员培训等支出。这项规定对基层卫生机构而言,缺乏一定的可行性,例如所规定的“必要的耗材”以及“公用经费”都没有较为明确的具体规定,在实际的操作当中难以界定。此外,政策宣传力度不足也是限制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公共卫生知识以及政策宣传范围不光,力度不大,城乡居民对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知识了解度低,导致公共卫生服务难以到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

审计机构结果表明,基层医疗机构3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被挪用于卫生机构公用与人员经费、设备购置以及基本建设上,部分乡镇基层卫生院以及卫生服务中心有虚报工作量套取资金的现象,并且主观部分采取提升补偿标准等形式来分配专项资金用于医疗机构的经费支出。此外,也存在着超范围专款拨付的现象,例如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拨付给县市级直属医院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等。 3.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

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没有进行专户核算,同单位的医疗经费混合在一起。其次部分县市级财政与医疗卫生机构延期拨款,存在滞留欠拨的现象,一些县市医疗机构拖欠的时间超过1年甚至更久。此外,专项资金的拨付中间环节多,一些县市尚未实行财政直达用款单位,通过医疗机构与卫生部门来转拨资金。卫生行政部门没有切实履行管理的职责,专项资金结算以及分配缺乏依据。并且财政部门对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分配、使用等也没有严格进行把关,资金的下拨也显得滞后,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益大打折扣。 4.资金虚报冒领

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虚报冒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现象,例如虚报工作量,骗取财政补助资金;工作量“打折扣”,服务不到位,不合格,多领取专项资金。一般采取以旧充新、以收充免、以少充多等方式来申报以及冒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一些基层卫生院的年发放劳务补助领款单的业务数据大于全年单位工作量的数据。 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1.制度存在缺陷

线性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以及考核等制度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部分重点人群的服务项目环节设置过于复杂,周期太长,例如对于孕产妇健康管理与婴幼儿健康管理的环节较为繁杂。其次,按照辖区常住人口补助的资金,没有考虑到重点人群的需求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没有针对重点人群的管理与服务,导致部分地区资金大量结余,而一些地区资金缺乏,项目资金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此外,成本补偿以及购买服务原则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所采取的直接支出法核算矛盾,大部分的支出通过人员经费与分摊公用经费列账,为虚列公共卫生支出提供了可能。 2.基层服务能力不足

如今各地都加强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一些乡镇卫生院成立了公共卫生科,村级的卫生室也配备了医疗设备与医务人员,但总体来看,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仍然无法满足基层居民的需求,服务能力不足,无法完成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首先,基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不足,并且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年龄偏大,尤其是村级的卫生机构,专业的医务人员少。同时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也显得缺乏,许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欠缺基本的医疗器材,结构设施落后。此外,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落后也是基层医疗机构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独立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缺乏,一些镇、村级卫生室没有规范化的电子建档。 3.成本补偿的标准较低

现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标准按照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经费保障以及医疗设施的配备齐全的前提所测算,但实际的设施缺乏、人员经费保障不足。成本补偿的标准偏低,一方面形成大量的多分配资金,但另一方面基层的医疗机构也得不到成本补偿,导致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造成大量的资金被怒用,服务工作量落空。 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的对策 1.规范管理制度

首先基层卫生单位与医疗机构应当做到量力而行,对工作量计划予以科学安排,适当地对项目服务内容进行精简,缩短周期,强化体检、健康信息指导等服务,扩大工作的覆盖面,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影响力。其次需要对专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提升成本补偿的标准。结合地区卫生事业的财政保障水平以及地域交通差异、物价因素等,适当提升现行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偿的标准。此外,也要完善资金核算,通过购买服务以及成本补偿原则来进行结算核算,取消人员经费以及分摊公用的模式,从而促进资金的去向合理,开支明确,做到专款专用。

2.加强资金管理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强化履行监督等职责,利用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管理。财政部门需要严格按照真实的绩效好喝来进行补助资金的安排、拨付与管理;监察部门需要对资金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严格地监控,对于挤占挪用、违规拨付以及虚报冒领等行为要依法严惩,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保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益。

3.推行规范服务,提升服务能力

基层公共卫生部门与医疗机构应当那个合理配备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有效解决当前人才年龄老化、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的现状。其次,需要全力完善基层医疗单位的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尤其是针对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急需加强完善,促进基层医疗服务条件的进步。同时,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系统,从而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供项目计划管理、项目实施、考核检查、资金管控等提供有力的平台。此外也需要不断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常态化与标准化,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