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写作 布局谋篇》研讨课教案_0

写作:布局谋篇

一、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文章的布局谋篇并明确其要求。

2、初步了解常见的布局谋篇的方法并学会如何运用其方法进行习作。 3、感悟作文布局谋篇的技巧并合理谋划文章的结构;理清写作思路。

二、导入新课

如何给文章布局谋篇呢?这就好比要建一座房子,工人们按照什么来建?设计图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应怎样才更完美?我们作文也一样,也需要设计图,即谋篇布局。

三、 阅读写作导引

思考:布局谋篇的概念及其好处?

谋篇布局就是在审题立意、选材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如把它记下来就是列提纲。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怎么过渡,怎么呼应。哪个材料详写,那个材料略写。从而有条不紊地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进行谋篇布局的好处就是使所写的文章结构言之有序,脉络清晰,不偏离主题。

四、布局谋篇的一般方法

(一)串点

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在那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选点的数量一般以三个为宜,少则单调,多则会繁琐。三个“点”既符合人们的阅读、欣赏、审美习惯,也比较容易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及代表性,虽然说通过选“点”来写,比较易于操作,但要注意到,点和点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所选“点”应能代表一个“面”。

示例:

1、都德的《最后一课》主要采用了三个点:

课前 、课中、课后,展现了小弗郎士由无知到强烈爱国思想的产生,这些点的事例都是为展现他们的爱国思想这一主题。

2、邹韬奋的《我的母亲)选了四个点: 元宵夜巡阅、讲故事、背书、做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作者母亲的性格特征。 (二)列小标题

将生活中的不同镜头、场景,在同一个中心的统帅下组合起来,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同样,考场作文以三个小标题为宜。

要点:力求多角度,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小标题之间应互相联系,并且和文章中心有密切关系,几则材料应该是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主题。

示例:《邓稼先》一课的结构: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两弹元勋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民族感情?友情? 我不能走 永恒的骄傲 (三)纵向连缀法

示例: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这些表时间的词像一条线贯穿全诗,概括诗人成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怀念之情。

(四)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法

抑是贬,批评之意,扬是褒,赞美之意。是作者来评判人或事物的方法。以此来突出人物的品质。

要点:注意好定向和蓄势,注意抑与扬的分寸。 示例: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这又使我产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却有伟大的神力。

(五)归纳方法:

1、串点 2、列小标题 3、纵向连缀法

4、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法

五、材料排列

次要的放在前面,主要的放在后面;次要的材料略写,笔墨少些,主要材料详写细描,多下笔墨。

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情感变化来进行材料先后的安排,情节波澜起伏,柳暗花明。

六、 过渡

段和段之间,特别是材料内容转换时应该要有过渡词、过渡句或过渡段,以保持文章语言的连贯性。

常见的几种衔接过渡法:

用设问的形式过渡:如《敬业与乐业》; 用词语衔接过渡:如《大自然的语言》; 用句子衔接过渡:如《济南的冬天》、 《孔乙己》等; 用段落衔接过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等

七、照应

首尾之间要注意相互照应,以彰显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开头和结尾也是布局谋篇时需要重视的。 文章开头:

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2、曲径通幽,引人入胜; 3、引用名人名言和歌词; 4、环境描写。 文章结尾:

1、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2、饱含哲理,发人深省。 3、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4、拓展意境,丰富内容。

八、布局谋篇的原则

1、一篇好文章,既要结构匀称稳当,又要文气贯通。

2、谋篇布局要紧扣主题,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体,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九、课堂小结

布局谋篇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布局谋篇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文章结构言之有序。安排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四个字:不板不乱。具体要求有四: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通;二是层次清晰,段落完整;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

十、课后作文

题目:角落 要求:

1、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几种谋篇布局方法来安排好文章结构。 2、材料(情节)不少于三个。

3、列提纲,提纲写在作文题目的上面。 4、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