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

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

2、设计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二)、在数学活动中发展数感

1、在数概念的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

2、在用数表示事物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感。 3、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计算。

2、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 (四)、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数学

1、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数学,学习数学。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掌握测量、作图等技能。 (五)、把读统计图、统计表贯穿在统计学习的全过程

如第89页,读统计表了解三(2)班五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同时认识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并计算平均数;第91页,读统计图,了解光明小学阅览室每天读书的人数,发现统计图的特征。这样进行的数学活动,把过去“讲统计图”和“教作图”变为学生的自主读书、观察和感悟,使学生既掌握了统计知识,又培养了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六)、在“探索规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本册教材结合学习内容设计探索规律活动,如探索2、3、5的倍数的特征,用计算器探索特殊运算程序下的数学规律;单独安排“探索乐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全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 1 -?

?

3、会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5、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6、知道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数的运算

1、会口算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 2、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能进行连除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能解决两步运算的简单问题。

4、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运算中简单的数学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

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直到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4、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测量

1、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2、通过熟悉的事物,了解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

(三)统计与概率 ●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3、通过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求出的平均数的意义。

(四)综合与实践

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 2 -?

?

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三、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计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计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总之,在新的学期,我将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以推进新课程为动力,以科研课题研究为抓手展开工作。我们将迎着新课程不断推进的东风,沿着我们既定的目标,勇敢攀登,再创教学改革新辉煌。

四、各单元课时安排

(一)升和毫升------------------2课时(机动1课时) (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0课时(机动3课时) (三)解决问题------------------4课时(机动2课时) 参观植物园----------------1课时(机动2课时) (四)线和角--------------------5课时(机动1课时) (五)倍数和因数----------------7课时(机动2课时) (六)认识更大的数--------------7课时

编学籍号------------------1课时(机动2课时) (七)垂线和平行线--------------3课时(机动1课时) (八)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4课时

读书调查------------------1课时(机动1课时) (九)探索乐园------------------2课时

整理与评价----------------5课时(机动3课时)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