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例说明许慎的六书说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慎借鉴了班固的顺序和郑众的名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举例:
指事——“本”,金文或小篆在木下用点或横指出树根之所在本义指树根。“末”木上用一横指出树梢之所在,本义指树梢。
象形——牛 木 水 整体象形,眉,果 加上额外的部件,使表意更加清楚。
形声——璧,上声下形;理,左形右声。汉字的音形义当中,形相对稳定,而音和义都会有所改变。“右文说”这种理论中提到,一般是左形右声,但是右边的声旁有时也会影响字义。 会意——“析”以斧砍木,“伐”以戈砍人,“及”人后有手抓。
加分项:六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周礼?地官?保氏》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但《周礼》只有“六书”的名称而没有对“六书”的具体阐释。直到东汉的班固才在《汉书?艺文志》里首次将“六书”细目罗列出来,《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礼》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最早为“六书”逐一下了定义并运用它全面分析汉字结构的是汉代的许慎。
2. 方言
(家乡在哪里,中原官话,郑开片,中原雅音 北宋时期中原之音基本定型 方言特色——豫剧 语法词汇的比较)
我家在河南开封,北宋都城汴梁,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对汉语方言区的划分,开封方言属于官话方言中原官话区郑开片。中原官话自古以洛阳音为正音,洛阳话与汴京话十分接近,两地流传的语音被称为中原雅音,北宋时期中原中原之音基本定型。水患和战乱也频繁侵袭开封人民,给古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使得开封人民一次次的迁出和迁入,这一方面为开封话提供了向外扩展的机会,一方面又不断给开封方言注入新的语言成分和生命力。
开封方言音系与普通话的比较,音调上存在一种简单的转换方法,1声变2声,2声变四声,四声变三声,三声变一声。
中原官话区的部分区域(如开封、郑州、洛阳)存在子变韵现象,即普通话中的“-子”尾词,在这些地方的方言中不加“-子”尾,而增加一个[au]音作结尾。如开封:鸭子[iau],骡子[luau],鼻子[biou],筷子[k‘iau]。
词汇意义差别举例:中(zhong2)普通话里“中”的意思是中心,内部,适于,不偏不倚或
用在动词之后表示持续状态等义。河南方言里,中的声调杜威上声或阳平,是“成,行或好”的意思。 得(de2短促半音)普通话丽作实词,有得到,适合的意义。河南方言里至日子过得舒服或满意。 寻(xin4)普通话里是找的意思,河南话中还表示“送给 嫁”的意思 成色:金币或银币中所含的金或银的量,河南方言中“成”读作入声,色为阳平,意思是能力本事。例句:老王嫌小李没成色。 枯檚(kuchu)意为皱巴,不平整。 不老盖儿,膝盖,不读音为阳平。 不任咋儿,普通话不碍事,没关系的意思。
方言特色:豫剧 与京剧,评剧,越剧合称全国四大剧种。诞生于河南开封及其周县,明清鼎盛,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豫剧的唱腔语言是在开封,郑州“中州语”的基础之上,融入当地方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河南方言的俗词俚语,声韵特征增强了豫剧的艺术表现力。
3.诗经如何体现了西周的礼乐文化
从诗经的成书,体制和内容三个方面来看它与礼乐文化的关系。
从诗经成书来说,有三种说法,分别是献诗说——该说法始于东周,周天子为观察民风,了解民情,制定章典,曾建立的公卿列士献诗制度,目的在于讽谏和赞颂。。采诗说——《诗》亡然后《春秋》作,汉代学者提出采诗说,认为周代有采诗制度,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到民间采集诗歌,借以了解民情。诗经中的国风大致是通过采诗的途径收集出来的。删诗说——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提到,诗经中原本有3000多篇,后经过孔子合乎礼乐制度的编辑和加工而成书的。从目的来看也是为了规范礼乐制度,用诗于政教,礼乐一体,制礼作乐实际上是通过乐的方式达到更美好的社会效果。 从体制来看,风雅颂。其中雅105篇是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庙堂之外一切用于周礼的诗乐,雅是周礼的正声诗乐,教雅教颂是行礼举乐的正规训练。大雅用于飨礼,小雅用于燕礼。颂,其中大部分为周代的祭祀乐章,体现出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从内容上来看,诗与礼乐文化是紧密相关的,学诗就是学礼。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也是在强调诗经对于礼乐的教化作用。诗经内容上分为祭祀诗,燕飨诗,征役诗,婚恋诗,大致体现了几乎所有的礼乐制度,例如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周代上层社会宴饮频繁,宴饮之礼甚至升华为治国安民的政策,比如,《鹿鸣》为《小雅》之首,是因为这首诗符合正统的价值观念,反映了礼乐精神的内核,此处宴饮的主要作用是美政。婚姻制度在周代占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关雎》排在三百篇之首,形象表现君子求淑女对于室家之道的重要意义,室家之道对于天下之理的重要意义。国风中《鄘风-载驰》中的许穆夫人,千里奔丧拯救卫国说到底是强烈的对宗主国感情的一种表现,而礼乐制度的基础正是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诗经也是礼乐文化精神的产物,诗经强调礼与乐的内外兼修,强调礼乐文化的分工,人的外在行为言谈都要以礼来约束和规范,以乐作为礼的辅助,实现人的内在和谐,性情和德行的提升。(《伐木》中:相比鸟矣,犹求友声,矢引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诗经体现诗歌,礼,乐三位一体。诗经政治上体现了”内睦九族“精神上要求”君子风范“如《大雅-行苇》整篇诗歌都洋溢着一种礼让,和乐,和谐的氛围。
4.选取著名唐宋茶诗,具体分析其体现了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哪些具体特征。 元稹《宝塔体茶诗》形式独特,不拘一格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在茶宴上即兴所作,诗首句就点出茶的主题;二句写了茶的本性,叶香芽嫩;三句写“诗客”、“僧家”等茶人,泛指文人雅士;四、五句写“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碗转”的茶具,以及“黄蕊色”(黄花般汤色)“曲尘花”(酒曲所产生细菌,色微黄如尘。这里指碾碎了的茶叶粉末。花:指茶汤面的饽沫)的茶汤;六句写“明月夜”、“朝霞晨”的品茗环境;最后一句则点题而出,以此来安慰白居易,此去虽暂别西京,做客东郡,亦是自由自在,前途有为。 古代烹茶,大抵为饼茶,故先用白玉雕成的茶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箩把茶筛分,然后用带柄的茶铫煎茶。实际上,元稹的这首宝塔诗表达了六层意思:茶——茶人——茶具——茶汤——品茶环境——品茶境界。全诗构思精巧,趣味盎然,不愧是古今流传的绝妙茶诗。
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直至从一至七字,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以宝塔诗写作的诗歌,并非少数,但以宝塔体所写的茶诗,古代仅此一首,弥足珍贵。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 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 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 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 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 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 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 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 到头还得苏息否?
第二部分是我们所说真正意义上《七碗茶歌》的重头戏。卢仝满怀感激之诚,集中表现出独自煎茶和痛饮七碗茶之畅快淋漓。“一碗喉吻润”,水润喉是为品茶之基本。“二碗破孤闷”,一语道破天机,直抒胸臆,茶乃醒世之物而非以酒解愁。“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三千卷”,与那些朱门“肥肠”相比之下的枯肠,唯以知识修养作为文人清高孤傲姿态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