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题库资料

2011-2012[1]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试卷由4个论述题组成,每个论述题25分,任课教师从题库中任选4题作为考试题目)

一、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个人经历,试述你如何进行压力管理? 【答案及采分点】

(每项3分=列举1分+解释1分+结合个人经历1分;共写出其中25采分点即满分=25分)

1、了解你的情绪类型 2、学习监控你的情绪

3、学会跳出来思考你的情绪 4、学会结构性的表达 5、提前计划

6、发展一个支持系统 7、现实地期待自己和他人 8、变抱怨为诉求 9、学习问题解决技术

10、让过去的情绪成为历史

二、【案例】小明,22岁,言行怪异、出现幻觉妄想一年。患者自小少语寡言,交往少,脾气暴躁,一年前因父亲病故和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说:“我活不了几天了,我有罪”;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见到鸡鸣狗叫也恐慌,见到公安人员就称“我有罪” ,回家后就问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们谈过话吗?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有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看见小汽车就恐惧地问他人:“那是不是来逮捕我的?”患者记忆智能无障碍,只是孤独离群,生活懒散,时而恐惧、激越,时而自语自笑、凝神倾听。一次,突然对电风扇下跪,说听到电风扇里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叛徒和内奸”。认为自己脑子想的事被别人知道,“监视器就是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问患者为什么时哭时笑?患者回答:“我脑子被一死者控制,我哭笑不受自己支配。” 家人劝其来心理咨询,患者说自己没病,干嘛来看心理医生。

判断上述案例里面,小明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此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健康与否的范畴?是否适合在校心理咨询?结合你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和理解,谈谈你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答案及采分点】

问题:精神疾病;(1分)

范畴:属于心理不正常范畴,不属于心理健康与否的范畴;(2分) 适合:不适合在校心理咨询,需要去医院就医;(2分) 心理健康定义理解:

(1)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人,心情舒畅,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他人、环境和社会协调一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2分) (2)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智力正常,认知完整;2.积极的自我观念;3.悦纳他人,人际关系和谐;4.面对并接受现实;5.能调节情绪,心境良好;6.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7.人格完整独立;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8分)

(3)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人的心理是健康的或是不健康的,很难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而明确的界定,因为心理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个体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也就说一个人的心理既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化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这样,就有大量的所谓“亚健康”状态存在。就一般人群而言,真正称得上心理健康的只占10%-15%,真正有心理问题或心理不健康者只占5%一10%,而八成左右的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2分) 寻求心理咨询的情况:(8分)

1、在某些时候觉得孤独或者想找人说说话;

2、当学习、生活、情感压力过大,如失恋、学习挑战太大、同学相处不良;

3、遇到自然灾害、威胁等突发事件之后一个月,如果继续经常被这些事件的记忆干扰生活; 4、对于某些特定的物体和行为害怕,如怕动物、场所恐怖;

5、如洗手、关煤气等某些行为表现出十次以上的反复,或者对于某一事物的思维反复顽固的出现而无法摆脱;

6、物质依赖也可以是一个参加心理咨询的原因,例如吸烟;

7、或许你没有任何困扰,你丰衣足食、家庭幸福,你的生活已经有了一定质量,但你觉得需要一些精神层面的成长或回顾。

8、不管什么原因,如果觉得自己被某种不良心情压抑超过两周时间,并且这一情况还在持续,那时候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

三、试述影响人际交往的五大缺陷及其调整方法,举例说明你为改善人际交往做过的具体努力。

【答案及采分点】

(每项缺陷2分,调整方法2分,4分*5=20分;具体努力为发挥题,每点1分) (一)自卑

是指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都不如别人,产生的轻视自己、失去自信、畏缩的一种情绪体验。自卑有多种表现方式,退缩和过分的争强好胜是其中最明显的两种。

克服自卑应从认识、情绪、行为三个方面同时入手 ①从思想上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②调节自己交往时的情绪 ③树立自信,马上行动 (二)嫉妒

嫉妒是一个人由于嫉贤妒能,对才能、名誉、地位等比自己强的人所产生的不愉快和怨恨的情绪体验。从心理学角度看,嫉妒是对超过自己的人感到恐惧和愤恨的混合心理,是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一种心理表现。 嫉妒心理的调适:

①加强思想意识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②解放狭隘的“自我”

③积极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 ④正确评价自己,增强竞争意识 (三)害羞

害羞又称社交焦虑,是指羞于同别人交往的一种心理反应。按照产生原因分为气质性害羞、认知性害羞和创伤性害羞。害羞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源于个体对安全感的过分追求。主要表现为腼腆、胆怯、拘谨、动作妞泥、不好意思、脸色绊红,说话的音量又低又小,有时动作还颤颤抖抖,很不自然。 害羞心理的调试:

①树立自信 ②加强交往实践活动 ③加强自律性训练 ④善于模仿 (四)猜疑

猜疑是指没有事实依据而抓住“皮毛”,凭主观想象进行判断推测,只相信自己,却总怀疑他人、挑剔他人的一种不良心理。猜疑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受到不恰当的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猜疑心理过重的人表现为生性孤僻、敏感多疑、小心谨慎、戒备心强、对人冷淡,完全处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心理防御小圈子里,无端的怀疑别人在威胁自己的名誉、声望、形象,把别人的一举一动与自己联系起来并看成是自己的阻碍。 猜疑心理的调试: ①培养良好的性格 ②提高抱负水平 (五)孤独

孤独是因缺乏人际支持而产生的寂寞感与失落感,是宁可独处也不与别人交往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孤独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而不一定与外在行为表现相一致。 孤独心理的调试:

①融入集体之中 ②多参与社会活动 ③改正不良性格 ④培养慎独的功夫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