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化学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

2019-2020年高一化学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

本章特点:

1.概念多,理论性强,较抽象,须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运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区分并联系易混淆的概念,如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与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等;

3.重视新旧知识的密切联系,如在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注意与学过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对比与联系。 本章重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本章难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本章的重要性:

在中学化学中引入摩尔这个单位非常重要。摩尔是1971年10月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即建立起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联系。物质的量这一概念,贯穿于全部高中化学教材之中。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物 理 量 长 度 质 量 时 间 电 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单 位 名 称 米 千克(公斤) 秒 安[培] 开[尔文] 摩[尔] 坎[德拉] 单 位 符 号 m kg s A K mol cd

§3—1 物质的量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3.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

[引入] 在初中化学里,已经学过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这些微粒个体很小,半径的数量级

-10

才10m,因此肉眼无法看到这些微粒,也是难于称量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既是这些微粒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又是以可称量的物质之间按一定的质量关系进行的。可见,在原子、离子、分子与可称量的物质之间一定存在着 某种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是通过什么建立起联系的呢? 一、摩尔

1.摩尔定义:摩尔是作为计量 等微观粒子的“ ”的 。 摩尔简称 ,符号为 。

物质的量定义: ,符号为 。

12

科学实验表明,在0.012kg 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

12

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 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我们就说它为 。

[练习] 1mol Fe 中约含有 个Fe。 1mol H+中约含有 个H+。

1mol NH3中约含有 个NH3,约含有 个N,约含有 个H。

+

2mol NaCl中约含有 Na,约含有 Cl。

注意:⑴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⑵在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具体微粒,如:n mol某分子、某离子、某原子,不能说n mol某元素。

[小结] 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都约为6.02×10 23个,这个近似值(6.02×10 23mol-1)叫

做 ,符号为 。

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符号为N)之间存在着下述关系:

[练习] 6.02×10 23个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3.01×10 个H2O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其中,所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所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23+

3.01×10 个NH4中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注意:“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如:“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 mol”正确,“氯化钠的量为n mol”错误。

23

[小结] 通过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

称量的物质联系了起来。“摩尔”像一座桥梁把单个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跟很大数量的微粒集体、可称量的物质之间联系起来了。

二、摩尔质量

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目虽然相同,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1.摩尔质量定义: 。 [练习] ①1mol O的质量为 g,即O的摩尔质量为 g/mol; ②1mol O2的质量为 g,即O2的摩尔质量为 g/mol; ③1mol Na的质量为 g,即Na的摩尔质量为 g/mol;

++

④1mol Na的质量为 g,即Na的摩尔质量为 g/mol;

+

⑤1mol Na2SO4的质量为 g,即Na2SO4的摩尔质量为 g/mol;其中,有 mol Na;

2-SO4的摩尔质量为 g/mol;

[小结]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2.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例题] 课本P47 例1~例2 [总结] [练习]

1.含有相同分子数的SO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 ,摩尔质量之比为 : ,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 ,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 ,硫原子个数之比为 : 。 2.质量比为11:7:16的CO2、CO、O2,摩尔质量之比为 : : ,物质的量之比为 : : ,

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 : 。

3.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N2、CH4、CO2、CO,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摩尔质量的顺序为 。

+

*4. 2.3g金属钠投入多少gH2O中,最后得到的溶液中100个H2O分子中溶有1个Na?

*5.实验室用CaCO3与稀盐酸作用制得CO2 88g,求用去HCl多少摩?生成多少个H2O分子?88gCO2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提示: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也即等于参加

反应的微粒数之比。)

§3-2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通过气体摩尔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复习提问] 1、摩尔质量的定义是什么?

2、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教学过程

通过前一节摩尔质量的学习,我们将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在一起。那么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物质 Fe Al Pb H2O H2SO4 H2 O2 CO2 粒子数 6.02×10 6.02×10 6.02×10 6.02×10 6.02×10 6.02×10 6.02×10 6.02×10 2323232323232323质量/克 55.8 26.98 207.2 18.0 98.0 2.016 32.00 44.01 密度(0℃,1atm) 7.88g/cm2.7g/cm11.3g/cm3 3 3 体积 1.0g/mL 1.83g/mL 0.0899g/L 1.43g/L 1.977g/L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有上述规律?决定物质体积大小有三个因素: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上述计算中,物质的粒子数都一样多,所以只有后两个因素在起主要作用(观察书本p50图3-4)通过分析发现,在微粒数相同的条件下,决定固体液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在0℃时和1个准大气压下,1mol任何气体体积________,且约为_______。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