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探究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探究

摘 要:近年来,全球掀起了网络开放课程的热潮。国内各大学校争相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本文通过归纳总结本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际,结合国际开放课程的相关工作和区域特色,为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重庆;区域特色

大规模新型在线开放课程的迅速兴起,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选择,这是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实现高校间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供了平台保障。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 重点提到要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和加强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认定一批在线优质开放课程。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高校开展在线学习,推动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

学分转换①

。2016年10月,重庆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渝教高[2016]48),要求重庆各高校加大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投入,组织校内优质开放课程资源的开发、审核与应用。鼓励市内高校依托平台课程资源开展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结合,探索建立在线学习的学分认定机制。高职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优质资源,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在线开放课程,从而努力推动高职教育不断革新。

一、国际在线开放课程现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发明家和知识创新者 Douglas Engelbart 首次提出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增进智慧的协作工具来加以应用。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联合提出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 MOOC)这个术语。2011年秋在线开放课程发生了重大突破,

近160000人可通过网络免费学习斯坦福大学

Sebastian Thrun 与 Peter Norvig 联合开出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2012 年被称为“慕课”元年,MOOC 在美国兴起后迅速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并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际上优秀的三大平台为美国的Coursera,Udacity,edX 和英国的FutureLearn②

。有研究发现,这些平台普遍存在一些共性,从而制约着在线课程平台的发展。 (一)如何提高课程完成率

平台课程均可免费学习,因此学习者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学习者往往学习兴趣低,主动学习能力差。在广大网络课程的注册用户中,听过一堂课仅有一般,而完成了全部课程少之又少。如何增强学习者学习的持续性,降低中途退学率尤为重要。

(二)学分互认、学位认证成为限制因素

目前,许多国家对学分互选互认和转移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其中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系统、美国学分衔接和转移政策、澳大利亚资格框架、韩国“学分银行”体系、加拿大的学分转移制度等尤为著名。在线平台当前普遍尝试的一种做法就是承认学分(课程认证)。但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各大院校之间没有实现学分互认,也没有开放学位认证。从深层次讲,是课程没有与学位挂钩,以上这些因素给学习者在在线平台上的学习带来不便。在线课程学分互认、学位认证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三)进一步加强在线平台上的交流互动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互动讨论能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当前各大在线学习网站都包含教学讨论,

在线答疑,学生互评等社交元素,但调查发现师生的互动并不充分,学生得不到实时反馈,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近年来,许多平台鼓励学习者自主建立学习社区、课程社区,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中师生的角色发生多次转换,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主动交流、互动的积极性。

二、国内在线开放课程现状

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推动了国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各省份和高校纷纷加快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脚步,并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加快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速度。2015年6月底,“爱课程”网已成功推出MOOC 265门次,SPOC 204 门次,学习者人数接近220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仍存

在一些问题③

(一)宣传力度虽大,教师理解不够

一些教师课程录制时间和内容遵循传统课程,而在线开放课程按知识点进行录制,录制时间尽量控制在20min以内,课程内容包含重点、难点知识点,教学环节要包括视频、教学资料、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单元测验及单元作业、考试等。因此,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的质量,应有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辅导。

(二)鼓励政策虽强,教师热情不高

如今年龄较大的教师对网络存在戒备心理,而青年教师也存在各种压力。更有教师认为将时间花在科研上,比花在建设在线课程更有意义。导致部分教师应付了事,强制自己的学生增加自己课程的点击量。

(三)网站选择虽多,师生互动较差

目前,国内涌现出大批优质的在线课程平台,如:学徒在线,中国大学mooc,果壳等。但由于课程中心很多按照固定的模式开发,特色亮点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兴趣中心是重点、难点知识讲解,习题解答等,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加大了对平台的互动性的需求,因此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能在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将大大提高课程的完成率、降低中途退学等状况。

三、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策略探究

(一)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不同,更注重学生技能培养,且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务重且时间长,学校应指定专门的课程团队负责,主要负责督促、协

助教师建立在线开放课程④

1.管理团队 负责在线开放课程项目立项、建设与平台维护以及成果认定。

2.技术团队 负责全校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录制、视频剪辑、字幕加载、特效制作、后期处理等。 3.教学团队 “主讲教师+助讲教师”模式组成的教学团队,主讲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五年及以上授课经验,近三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为优秀,并只能担任一门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讲教师;助讲教师数量根据课程情况可酌情增减,且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专业的教师,使课程讲授更新颖、多样化。

4.保障团队 负责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师资培训等。 (二)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即课程建设⑤

1.建设目标 可采用引进和自主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全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相结合评价的三大教学转变。初次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高职院校,鉴于经验较少,可进行试点建设,而后扩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模。

2.建设计划 校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可以资源引进专项方式进行;校内在线课程建设,以立项课程建设项目的方式进行。教学团队在申请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前应做出详细的课程建设计划,内容应包含 (1)课程名称(2)团队介绍(3)参考教材及预备知识(4)教学大纲(5)课程及培养目标(6)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和完成的学习内容,包括视频学习、测验与作业、作业互评与课堂讨论、考试等方面内容;(7)所需课时数;(8)课堂讨论、测试、作业、考试时间及内容安排等。授课模式可采用网络进阶式学习模式。

3.课程选择 初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要可选择通识类课程或专业必修类课程作为试点建设。课程选择遵循以下流程:各学院动员宣传→教学团队申报,提交课程建设计划→学院初步筛选→教务处审定→完善拟定课程,建设计划。

4.课程制作 教学团队拟定的制作计划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制作时间和工作时间节点;(2)视频录制时间、地点、视频剪辑及特效处理要求;(3)课件材料的加载要求。教务处统筹协

调课程制作时间,课程制作流程如下:教学团队提交制作计划→教务处制定时间节点和预定录制场地→教务处跟踪监控,各单位按时间节点完成课程制作各项工作→教学团队初审→课程上线→全部功能审核。课程制作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教学团队课程所需的全部材料交予技术团队,确保制作进度。(2)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和制作水平,前三次课录制期间需派专人跟踪,并对前三次课的视频进行认真审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有关单位,协助其改进完善。(3)教学团队应定期对视频进行审核,及时与技术团队进行沟通,确保课程制作质量和效果。

5.课后交流 学习既是个体活动也是群体活动,师生间双向互动以及学生间的相互促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平台的建立应保障师生及学生间的自由交流互动,学生也可通过自主建立学习社区、课程社区来实现交流互动。 (三)支持与保障

对于建设在线课程的团队应给予部门的经费投入,可供其团队购置教材、教学参考书或实验耗材、开展教改试验活动,制作CAI课件,开展调研、学术研讨、题库建设等活动。

学校需提供设备、场地、资金等支持,保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相关软硬件设施支撑。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中表现优异或在课程上线后反响较好的教学团队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目前发展良莠不齐,社会人士和政府机构需加大扶持力度,从而为在线课程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建立属于高职院校特色的在线课程体系,令在校学生都能得到优

质的在线课程学习。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线课程的建设旨在为学生从事上岗专业技能提供知识的储备,其建设任重而道远。因此本文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团队建设、完善在线课程建设、加大支持与保障,进而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为更好的建设在线课程提供参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