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件 1.1 企业价值评估
一、企业
1.特点:盈利性、持续经营性、整体性、权益可分性(股东权益+付息债务) 2.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
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无限连带责任)和有限合伙人(有限责任)组成
二、企业价值:企业价值是企业获利能力的货币化体现 1.特点:是一个整体、受企业可存续期限影响(生命周期影响)、表现形式具有虚拟性。 2.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宏观环境、行业发展状况、企业自身状况(企业层和资产层) 三、企业价值评估:资产综合体、关键是分析判断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核心)、整体性评估(与其他资产评估的本质区别)
四、评估目的 (1)企业改制(企业产权变动)(2)企业并购(吸收、新设和控股合并) (3)企业清算:对破产财产中的单项资产分别变价出售进行评估的,并不属于此范畴。 (4)财务报告(商誉减值测试、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了解企业价值)
(5)法律诉讼: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价值有异议时,需要评估结论作为裁决依据。 (6)税收:股权转让环计税依据 (7)财务管理 (8)考核评价(经营者)(9)其他 五、评估对象和范围(重点)
(一)评估对象:整体企业权益、股东全部权益和股东部分权益三种。 企业整体价值=所有者权益+付息债务 (二)评估范围(企业产权涉及的整体性评估) 1.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的识别(表内和表外)
表外资产:无形资产、销售网络、客户关系、特许经营权、商誉等账面未记录资产。
表外负债主要包括法律明确规定的未来义务和合同约定的未来义务。(经营租赁的未来租金) 2.企业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的分析
(1)资产和负债的经营属性进行区分。(看是否有利息)
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和非经营性负债(资产剥离法)
(2)资产配置属性,必备资产和溢余资产。 经营性资产--必备经营性资产、溢余经营性资产 六、价值类型:市场价值、投资价值和清算价值。依据:
1.评估目的(股权收购,买方——投资价值,卖方——市场价值) 2.市场条件(公开市场、非公开市场)
3.评估对象自身条件(持续经营——市场价值,非持续经营——清算价值) 七、评估假设(重点) (持续经营、清算+交易假设、公开市场假设) 1.持续经营假设(最常用)
考虑的因素:评估目的、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要素的功能和状态 企业价值评估中持续经营假设的分类:
(1)存量持续经营假设(最普遍);维持原有经营规模及产品机构等
(2)增量持续经营假设; 追加资本投入,形成新的生产力,资本回报率提高 (3)并购整合持续经营假设。并购整合后,协同效应
2.清算假设:资产面临清算或具有潜在的被清算的事实或可能性。资源是否自由支配、资产计价差异 3.具体假设
(1)主要类别:企业外部环境(宏观+行业)、企业内部环境的假设。 (2)设定依据。(与评估价值选择依据对比学习,无价值类型)
①与评估目的相匹配 ②与企业价值类型相协调 ③与市场条件相适应 ④与评估对象自身条件相契合 (3)应注意的问题。
①科学合理地设定评估假设;(不能以假设代替评估程序)
②不能简单地对企业基于相关条件所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假设;(如委托方提供的盈利数据) ③应谨慎使用非真实性假设(评估报告需要披露) ④应与企业价值评估过程相呼应。
课件
专业课件 1.2 企业价值评估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一、评估信息的种类(企业内部相关信息、企业外部的相关资料)(重点)
(一) 企业内部信息:(1)评估对象相关(相关权益法律文件、主要权属证明) (2)企业产权和经营资料(设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