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外汉语中汉字教学的难点以及教学对策

浅析对外汉语中汉字教学的难点以及教学对策

摘要: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汉字教学难是由汉字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因而想要克服这些困难,就必须先了解是什么导致汉字难教难学。其次还需要了解通过实践总结出的汉字教学原则,并依照这些原则安排教学活动。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必须注意汉字中蕴含的文化因素。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结合了一些汉字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献,简单分析了汉字教学的难点,以及可以采取的教学对策。

关键字:对外汉语 汉字 教学方法 文化因素

一、总论:

掌握汉字是学习汉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继续深入学习汉语的基础。如果汉字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对于以后的汉语学习是极其不利的。汉字对于汉语不作为母语的留学生,特别是欧美等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是一个重大难点。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汉字教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柯彼得说:“汉语教学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是文化和语言教学的融合,二是汉字的教学。如果不接受这两项挑战并马上找出路,汉语教学恐怕很难继续发展下去。”1通过他的话我们可以知道,汉字教学是目前汉语教学的一个重大挑战,并且只有和文化教学相结合,才能有继续发展的可能。而汉字“难教难学”的问题也是广大师生极为头疼的。汉字本身的特征决定了汉字教学的“难”, 而目前的汉字教学情况也面临诸多困难。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教学的难点:

1、汉字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汉字难学: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不同,汉字选择了语言的意义作为构型的依据,由于语言中不同意义的语素很多,因此造成了汉字数量大,笔画多的特点。其次,部分汉字是通过不同部件组合而成的,这些部件组合而成的汉字所选取的具体部件、部件数量、组合方式以及位置等都有所不同,形近字可能在构成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发音和意义却可能大相径庭。这样的组合方式经常会造成留

1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秘书处《语言文字应用》编辑部 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 [C]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4

1

学生对部分汉字产生混淆。再次,汉字的形和音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同一读音可对应多个汉字,且也有多音字的存在,对留学生的记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另外,与可以直接拼读出来的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本身的形与音,除了形声字中的一部分以外,很多都没有必然联系,需要单独记忆,这些都是“汉字难学”的主要源因。

2、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多次演变:

最初的汉字多为象形字和会意字,所使用的符号都是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形象而来的。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符号在约定俗成下来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形状不断演变、分化、合并而成为今天的汉字,已经与最初的符号有了很大的区别,很难看出其与本义所要描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本来的象形性。对于留学生而言,很难理解今天的汉字和古代的符号到底有什么关联。如果不从文化角度加以总结,那么对于很多留学生而言,汉字就是一些笔划无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符号,自然在记忆方面会有很大障碍。 3、汉字教学面临的困难:

目前使用的汉字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

(1)集中识字:以基本字带字,先集中一段时间学习一批汉字,提高识字量以后逐步进入读写。

(2)分散识字:又叫随文识字,以课文带识字,在学课文的同时进行识字,使识字、写字、用字同步进行。

集中识字一般出现在专门的汉字教材中,在集中识字教学中,教师比较难以把握汉字本身知识与文化讲解的尺度,倘若耗费太多精力逐一去讲解每个字的字源,则脱离了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会受影响;倘若汉字文化背景讲得过少,由于学生缺少对于汉字知识的掌握,理解起来会很困难。自从60年代北京语言学院来华部在汉字教学问题上否定了“先语后文”采取了“语文并进”的原则后2,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开始流行,大量使用的综合教材主要以训练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课文内容必然不会以汉字教学为线索,汉字成为了附加在课文中的教学内容。随着课文的学习引入一些相关汉字的学习,也就是所谓的随文识字。这种教学方法是缺点是汉字本身不是课文选材的依据,因此很难在汉字教学中实现符合

1

李丽 于丽萍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难点及策略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 2

刘珣 对外汉语教与学引论 [M]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

学生认知规律的难度上循序渐进的汉字内容。有可能为了达到某些训练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不得不在很早期就引入一些书写较为复杂的汉字,给学校学习造成了困难,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三、上好汉字课的一些对策:

1、教师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活动的安排者、课堂的管理者。因此,教师首先应在教学前大致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了解课程的难度以及知否适应当前学生。教师要从汉字课的性质和课程地位把握这门课的节奏。首先应该有一定合理的导入,对于所要讲的汉字给学生一个大致的轮廓,要学生知道将要讲哪些汉字,这些汉字有什么用。可以通过介绍相关背景知识、适量的图片、多媒体提示来完成。在汉字讲授阶段,首先要提供有正确书写规范的汉字,这是最基本的,同时在笔顺、间架结构等地方也必须严加注意。因为只有在正确的示范下,学生们的练习才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其次在解释汉字的时候,最好能通过旁征博引的诱导来引导学生自己悟出生字的意思,这样记忆才会更加深刻。同时,教师的写字的速度应该比平时略微放慢,以方便学生看懂。在总的原则上,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严格来说,一堂成功的汉字课,学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这要求教师能够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科学的组织教学,精讲多练。另外,中国人往往重视默写,其实其结果是学生可能会写但和汉字的意思对不上号。因此需要结合有意义的词汇或者课文内容进行教学,汉字素材可以取自课本,也可以从周围环境中采撷,但要避免简单重复,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实现不了预期目标。 2、把握汉字教学的原则:

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里提出汉字教学的五大原则,即:语和文先分后合的原则,字与词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利用汉字的表意和表音功能识记汉字的原则,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的原则,以及通过书写识记汉字的原则1。首先,由语文先分后合的原则可知,在初级汉语教学中,汉字的教学应该遵循汉字本身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教学,而不能单纯依附于课文,因此早期汉字与课文教学是可以分开进行的。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拥有了一定的汉字

1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M]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