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会进行简单的吸热问题计算。
4.能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
5.利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并提高他们分析、归纳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探究不同物质吸、放热性能不同的实验。
器材准备 水、煤油各80g、易拉罐2个、温度计1支、酒精灯1盏、火柴1盒、铁架台1套、秒
表1个、多媒体设备、量筒(100ml)1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投影几幅天气预报图片,由学生分析某一内陆城市某一天的气温变化以及同一天 同一纬度某一海滨城市的气温变化。
提出问题:同一天这两个地方的温差为何如此之大? 激发学生思考,进而提出课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二、教学过程
探究点一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
活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
1.提出问题: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 2.猜想与假设(只有两种可能): (1)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2)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无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有关,可能与物质种类也有关系,实 验时,为了验证物体吸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思考问题:
(1)如何选取物质:选取 相同的两种不同物质,如水和砂石。 (2)如何使水和砂石的温度升高? (3)如何比较水和砂石哪个升温更快? (4)如何判断温度的变化?
(5)在考虑了上述几个问题后,谈谈你的思路。 (学生交流与讨论、发表见解)
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教材P31活动1实验) 6.分析论证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即不同物质吸热本领不同。
探究点二 比热容
设问: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呢?
引导学生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质量相同,温度升高也相同。很明显:如果质量都取1kg,温度都升高1℃,比较起来最方便。
进而引入比热容概念。
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
它由质量、温度、热量的单位复合而成,类比速度等物理量的单位组成,组合出比热容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3.速查比赛:
比热容表中比热容最大的物质是: ;它的比热容是: 。
4.基础训练:
(1)1g水的比热容是: ;1kg水的比热容是: 。 (2)冰的比热容是 ;可见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容不同。 学生演算:
(1)2 kg水温度升高1℃需吸收多少热量? (2)2 kg水温度升高10℃需吸收多少热量?
(3)比热容为c的物质,质量m,升高温度t,吸收的热量Q= 。 (4)比较砂石和水的的温度变化:
质量均为2 kg 的砂石和水,它们都吸收7.36×10J的热量,
升高的温度各是多少 ?
(在评讲的过程中谈解题的规范性要求)
5.分析活动开始时留下的悬念:
同一纬度的内陆城市与海滨城市温差大的原因?
4
学生讨论:
1.分析海陆风的成因。 2.水稻育秧问题: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
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3.三峡蓄水后,对上游的气候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一、比热容的概念 二、吸、放热问题计算
三、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