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DH法

机器人连杆D-H参数及其坐标变换

高向东 清华大学机械学院

在建立坐标变换方程时,把一系列的坐标系建立在连接连杆的关节上,用齐次坐标变换来描述这些坐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向,就可以建立起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每个关节上确定坐标系的方向,以及如何确定相邻两个坐标系之间的相对平移量和旋转量,即需要采用一种合适的方法来描述相邻连杆之间的坐标方向和参数。常用的是D-H参数法。 D-H参数法

Denavit和Hartenberg于1995年提出了一种为关节链中的每一杆件建立坐标系的矩阵方法,即D-H参数法。 1. 连杆坐标系的建立

如图3-15所示,关于建立连杆坐标系的规定如下: (1) zi坐标轴沿i+1关节的轴线方向;

(2) xi坐标轴沿zi和zi-1轴的公垂线,且指向背离zi-1轴的方向; (3) yi坐标轴的方向须满足xi轴、zi轴构成xiyizi右手直角坐标系的

条件。 2. 连杆参数 1) 单根连杆参数

用两相邻关节轴线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描述单根连杆的尺寸,有两个参数。

(1) 连杆长度(link length)ai 为两关节轴线之间的距离,即zi轴

与zi-1轴的公垂线长度,沿xi轴方向测量。ai总为正值,当两关

节轴线平行时,ai=li,li为连杆的长度;当两关节轴线垂直时,ai=0。

(2) 连杆扭角(link twist)αi 为两关节轴线之间的夹角,即zi与zi-1

轴之间的夹角,绕xi轴从zi-1轴旋转到zi轴,符合右手规则时为正。当两关节轴线平行时,αi=0;当两关节轴线垂直时,α

i=90

o

2)相邻连杆之间的参数

相邻两连杆之间的参数,用两根公垂线之间的关系来描述。 (1) 连杆距离(link offset)di 为两根公垂线ai与ai-1之间的距离,

即xi轴与xi-1轴之间的距离,在zi-1轴上测量。对于转动关节,di为常数;对于移动关节,di为变量。

(2) 连杆转角(joint angle)θi 为两根公垂线ai与ai-1之间的夹角,

即xi轴与xi-1轴之间的夹角,绕zi-1轴从xi-1轴旋转到xi轴,符合右手规则时为正。对于转动关节,θi为变量;对移动关节,θi为常数。

这样每根连杆由四个参数来描述,其中两个描述了连杆自身的尺寸,另外两个描述了连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总结:机器人的每根连杆都可以用四个参数来描述,其中两个参数ai和αi用于描述连杆本身的特征,其数值的大小是由zi-1和zi两轴之间的距离和夹角来决定的。另外两个参数di和θi用于描述连杆之间的连接关系,其数值的大小是由xi-1和xi两轴之间的距离和夹角来决定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