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怀念母亲》教案

季羡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写8个生字,学些“真挚、朦胧、凄凉、强烈、思潮起伏、

可见一斑”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揣摩重点语句的表达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课前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及文章的背景,为感悟作者的感情打基础。

2. 引导学生揣摩重点语句,具体感悟作者的深厚感情。

3. 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置身文本情景,适当补充、拓展有关资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难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母、思国之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朗读法、点拨引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本次公开课选用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显示有关母亲主题的图片,同时播放满文军的《懂你》。 师:这些画,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生答:母亲。)两个了不起的字眼,让我们怀着祟敬齐声把它呼喊出来。 2.带着感情,轻轻地呼喊(母亲)

3.我们每个孩子对于自己的母亲都有着独特的爱,百岁老人季羡林对他的母亲也有着一份独特的注释,那就是(怀念),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再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预习了这篇文章,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跟我们从前学过的文章有一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学生:日记体形式)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3.教师点拨,抓住重点语句: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三、 品读思母之情

1. 教师简单介绍季先生的生身母亲,为学生理解季先生的爱母深情打基础。

2. 研读第二自然段: ⑴指明读第二自然段

⑵老师有感情地范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进入思母情境。

⑶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有一百多个字,但实际上作者想说的只有一个字,他最想说的是哪个字?学生静下心来研读,找出“恨”字。

⑷恨什么?为什么恨?你从哪里感觉到“恨”呢?(学生默读,画出句子,做好批注)

⑸小组交流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⑹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出示课件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季先生的“终天之恨”。

3. 研读“11月18日”的日记

季先生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称为国宝,但就是这样一些常人难以企及的荣誉,对于季先生而言,他却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时间一天天过去,想问同学们,季先生的这份恨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散呢?(没有)

后来季先生又去到德国的哥廷根小城,那么这种感觉有没有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淡忘呢?请大家看到11月18日写下的一则日记,边读边想:这则日记又写了什么?――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它究竟省略了什么?(母亲等待的过程)。那么这位母亲在等待中会怎么做呢?展开联想,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填充。

母亲会做很多很多的事,可他的儿子回来了没有?(没有) 孩子们,房东太太的儿子今天没有回来,但是明天、后天也许他就回来了,可是季先生的母亲呢?她等到她的儿子回来了吗?大屏幕显示:“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

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齐读――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此时此刻,季先生的心情 三个字――(真想哭),请再读书上这句话“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

也就是在这个时刻,季先生对一个字的体会更加深,更加痛――(恨)――人人都说时间是治愈一切伤口最好的良药,然而对于季先生来说,却是“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齐读

此时此刻,我们感受到了“恨”字里面包含的“痛、伤、悲、悔”,还有“泪”,那么,你在这个恨字的背后,读到了什么?――爱(板书)――带着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季先生对于自己的生身母亲怀着如此浓烈的爱和思念, 那么,在季先生轻轻抬起的笔尖之下,又流淌着对于祖国母亲怎样的深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五、板书设计

生身母亲 崇高的敬意

怀念母亲

祖国母亲 真挚的爱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