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堂清
1、当堂检测巩固第二段中重点文言知识。 六、反思总结: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二段并试背; 2、梳理第二段中重点文言知识。
二次备课
第三课时
【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三段,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已有知识经验、上下文语境,能够说出第二段每个句子的意思,在此过程中,积累(爱、纷、念、奈何、锱铢、庾、于、日益、戍卒、举、可怜)等文言知识,并翻译重要语句。
2、通过勾画第三段中的排比句,理清第三段各段的写作思路及归纳各层内容。
【预习提纲】
1、结合标准翻译,批注第三段中的重点字词和文言现象。复习积累实词“爱”、“取”的意义及用法。
2、通过梳理并归纳本段层次内容,完成课后练习一中的第3小题“本段中大段的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主要内容。背诵第一、二段。
二、预习检测
见“学生活动一、二”
三、学生明确能力发展目标
生默读能力发展目标,找出行为动词及行为对象,填出空白部分。
四、学生活动过程预设
【学生活动一】翻译第三段
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讨论预习时解决不了的疑难词句,并标注积累重要文言知识。
11
2、小组合作交流,提出疑难的字词,其他成员解答,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汇报到黑板上。
3、由小组长监督,标注重要文言字词。
4、看黑板,能解答黑板疑问的,上黑板解答,生解决不了的教师引导帮助。 教师点拨预设: 第三段文言知识 (一)重点字词
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心意,意愿。) .2、奈何取之尽锱铢 (奈何:怎么,为什么。 锱(zī)铢(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3、多于在庾之粟粒 (露天的谷仓) .4、 管弦呕哑 (声音嘈杂) ..
5、独夫之心 (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6、日益骄固 (顽固) .(二)一词多义 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 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5、 吾为公取彼一将。(斩杀。) 固:
1、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 2、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使......安定。)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原来。) 举:
1、戍卒叫,函谷举(动词,被拔,被攻占)
12
2、举所佩玉珏视之者三(动词,举起。) 3、杀人如不能举(尽。)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动词,推举。) (三)古今异义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 (四)词类活用
1、日益骄固 (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名词活用作动词,放火。) .(五)特殊句式 1、函谷举 (被动句) 2、钉头磷磷 (定语后置) 3、瓦缝参差 (定语后置) 4、管弦呕哑 (定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