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
主讲:
尽管语文教师都认同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来教(学)语文”,但是不可否认,“教课文”却是当下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去年台湾赵镜中老师和大陆的一位老师共同在内地执教《太阳》一课。前者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后者教学目标主要是研究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赵老师事后不无感慨地说:大陆的语文课主要是在讲课文。他认为语文课不应该讲课文,而是应该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番话其实道出了大陆和台湾两地教师在语文教育观方面的差异。
我国现代语文以“讲课文”为主的课程形态是在传统读经教育的基础上嬗变而来。上世纪初语文课程从读经教育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科,其课程属性非常明确,当归属于“学语言”的课程。叶圣陶说:“国文是语文学科,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尽管现代语文课程在属性上与传统读经教育有明显的改变,但是延续千百年的以解读文本内容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形态却顽强地保留下来。这种课程形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文教化功能,但显然不利于学生母语学习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且客观上很容易造成语言学习任务的旁落。
一、现代语文课程的一大问题是混淆了“课程内容”和“教材内
容”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就是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什么是“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就是指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简单地说,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来教”。赵先生是用《太阳》这篇课文来教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目标指向阅读的方法、策略,很明显,这是语文课程内容;大陆老师用《太阳》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很明显,这是教材内容,而非语文课程内容。当下很多老师是把语文教材内容当成了语文课程内容,所以语文课上完,学生留下的多是教材内容的痕迹,而不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痕迹。
其实除了少量的古诗词等流传千古的经典篇目,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基本不属于语文课程内容。这是我多年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结论。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指的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这些知识、方法和技能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而教材内容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替代的。我曾经统计过八十年代京津沪浙四省市的语文课本和九十年代上海S版、H版语文课本,这几个版本中的课文到2000年以后还在用的不到四分之一。再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语文课本,当时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为什么那些课文现在都可以不教呢?因为这些课文不属于语文课程内容,课文只是学语文的“例子”,是可以替代的。我们可以用这一篇课文来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也可以换一篇课文来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所以语文课把大量时间放在课
文思想内容的解读上,这是造成语文课效率不高的直接原因。为什么语文课1个月、2个月不上,学生原来是优等生的还是优等生,原来差的还是差的?因为语文教师教的不是课程内容,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课文内容的分析上,这实在是浪费时间。
一位香港老师在大陆上《毕加索和和平鸽》这篇课文。课文写的是战争年代,老人的孙子在阳台上放白鸽,结果一个小鸽子没有回来,小孙子很着急,跑到阳台上用红布条召唤鸽子,没想到被德军士兵看到了,他以为小孩是在向游击队发信号,于是跑上阳台,把孩子从阳台上推下去,小孩活活摔死,老人悲痛欲绝,找到毕加索让他为孙子画像。如果大陆老师上这篇课文,肯定是要分析感悟小孙子怎么可爱,德军士兵怎么样残暴,然后学生带着对法西斯的满腔仇恨走出教室。香港老师上课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他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分解人物的动作并画出人物动作的流程图”。在学生理解了毕加索与和平鸽之间的关系,认识了课文中和平鸽的象征意义以后,教师就直奔主题,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画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一步是让学生在课文主要段落中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动词;第二步是以课文中的一个人物为例,示范指导学生画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三步以课文中的另外两个人物为例,小组合作学习画人物动作流程图;第四步是让一个学生当场作动作演示,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连贯动作分解开来,画成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第五步是布置回家作业,观察母亲做家务时的动作,然后画一个人物动作流程图。
听完香港老师的课,大陆老师都非常纳闷:课文哪里去了?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