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微格教学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 科目:语文 课题:《再别康桥》 主讲人 李军 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的开始是教师对一节课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始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提问、分析等活动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任何一项活动,开始都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实际教学,怎么样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坚持下去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好的老师总是可以在一开始给学生学习的激情。
本节课我的训练技能即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技能。 教学目标:1、理解意象,分析寄寓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根据意象、意境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意象,描绘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时间导入课程(3 分钟); 引入意象:(4教学 教学学生的学媒体 习行为 分配 分钟) 分析讨论时间(5分钟) 整技能 体感知(2 分钟) 示范分析:(5分钟) 具体赏析 (20 分钟)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 谈话 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再》有了一定 的了解,康桥对于徐志摩 导入 而言,不只是风光宜人、 景物清新的求学之地,更是徐志摩精神的家 板书 园, 康桥被徐志摩称做: “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源泉, 精神依恋的故 : 乡” ,康桥的自然风光不仅开启了诗 人的心灵,也寄寓了诗人精神的向 再别 往。那么这节 课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精神世界,探访诗人精神依恋的 康桥 故乡。 二、整体感知,巩固上一节课重点 11` 指导诵 1、朗读全文,整体感知,检查上一 读 节课的掌握程 度。 师:同学们,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诗歌的朗诵技巧,大家说,我们 朗诵诗歌要注意些什么 啊? 师:好,全体同学读一遍,注意把握 技巧! 师:好,同学们读得非常好,掌握得不错 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对作者 所描写的康桥 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师:嗯,对,可以说是风光如画。 那是否记得苏轼评论王维的诗:诗中有 画, 画中有诗。 师:那,如今徐志摩的《再》是不是也可以说是 诗中有画呢? 师:通过哪些地方你可以看出来呢? 引出意师:对, 意象就是指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 ,而意象的组合就 象意境构成意境。 徐志摩诗人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说:康桥的 灵性完全 概念 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它是世3` 吸引学生注PP意 T 激发学生求朗读知欲 学生认真听,并认真使用技巧朗读 生:节奏,停顿和感情的投入 学生全体诵读 生:美丽 生:是的 生:金柳,青荇等意象 录音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 界 上最美的一条河。的确,康河的美令我们向往, 其实, 《再》又何尝不是一幅一幅美丽的画面,下 面,大家仔细地默读这首诗,在默读的过程中打 开你的想象,融入这首诗,体会徐志 摩的诗歌带 给我们一幅幅美丽而眷恋的画面,结合文章的意 象,说说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钟 2 分钟时间) 师:好,现在老师先对第一节做个示范分析: 第一节,连用三个 轻轻地 云彩意象 我仿佛看到: 诗人踮起脚步轻盈的走来, 漫步在康桥边,充满着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