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结构:个性倾向性系统(动机、兴趣、价值观)、自我意识系统(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气质、能力、性格) 1、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它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身体特征、心理特点、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等的意识。 阶段:
1 岁前,没有自我; 2-3 岁,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3 岁以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节逐渐发展起来。 (1)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成分。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独立性评价;从片面、表面性评价发展到全面、深刻性评价;从主观性评价发展到客观性评价 (2)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自我体验伴随着自我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自信感、自尊感。始于4周岁,会用言语表达感受:“我不高兴”。从与生理相关的体验向社会性体验发展;易受暗示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丰富,并有一定的顺序。
(3)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四五岁迅速发展。
2、学前儿童的气质:气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典型而稳定的特征。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无好坏之分。希波克拉底:
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易感情用事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粗枝大叶
黏液质:稳重有余而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抑郁质:多愁善感、行动缓慢、孤独、敏锐
幼儿气质的发展表现出稳定性和可塑性两大特点。 3、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
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它是个性的核心。
具体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情绪和理智特征。
态度:合群性;好奇好问;好模仿。 意志: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果断性 情绪:活泼性、控制性、持久性、稳定性 理智:易受暗示性、创造性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好冲动。
影响因素:遗传、家庭、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从一个生物人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幼儿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幼儿社会性发展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1)亲子关系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依恋 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
(2)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阶段特征: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 4岁左右,联合性游戏增多;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幼儿同伴交往的意义:(1)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2)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3)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4)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影响因素:幼儿自身的特征;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3)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
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上和态度上的总称。 儿童性别角色的认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幼儿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 岁) ○
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 岁) ○。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能明确分辨出自己的性别,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这个时期的孩子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
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 岁) ○。这个阶段幼儿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得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等。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 九、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1、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道德认识发展分为三阶段:
1前道德阶段(<4)对规则较少关注,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
的支配,由集中于自我到逐渐集中于注意权威——父母或其他照料者,道德认知不守恒,对父母不说谎,对同伴说慌。 2他律道德阶段(4-8)尊重规则,道德认知主要基于权威 ○
3自律性道德阶段(9以后)不再盲从权威,开始认识到道○
德规范的相对性
(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定向;朴素的快乐主义与工具定向; 习俗水平:好孩子道德阶段; 后习俗水平:
2、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概念:具体形象性、表面性
道德判断或评价:他律-自律;片面-全面;评价别人-自己;效果-动机
3、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1)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2)影响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电视○
媒介的影响。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幼儿具体的生活环境来起作用,因为幼儿是生活在具体的家庭和同伴环境中的。 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具体包括家庭的影响、同伴的相互○
作用和移情。
移情是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还是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水平是随着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的;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4-6岁。 (3)阶段:
12岁左右出现亲社会行为的萌芽; ○
23-6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 ○
a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合作行为,合作性游戏。研究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的发生频率占一半以上。
b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的对象的不同而变化4-5岁分享观念增多,5-6岁分享水平提高,慷慨行为增多。 C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
4、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敌意性和工具性。 特点:(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和物品;(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
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4)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儿园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卷入攻击性事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惩罚;研究发现,攻击性男孩的父母对他们惩罚更多,惩罚对非攻击性幼儿和攻击性幼儿产生不同的影响:惩罚能抑制非攻击性,不能抑制攻击性反而会加重
(2)大众传播媒介;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3)强化;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予以制止,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侵犯行为,
(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挫折是指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研究认为,一个受挫折的幼儿很肯呢个比一个心满意足的幼儿更具攻击性。对幼儿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时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十、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因素 1、家庭
2、托幼机构 师幼交往
师生良好关系的三个基本条件:真诚、接纳和信任、深切的了解
如何建立?树立正确观念;支持、尊重; 同伴交往
3、媒体:电子游戏、电视和网络 控制看电视时间、鼓励收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将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儿童每天的生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