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题学生”的现状
分析与对策研究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书难,育人更难。高年级学生处于童年与青年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出现许多教育上的难题,诸如迷恋网络而难以自控、学习困难而自暴自弃、家庭贫困而自卑、心理障碍而自闭等。这些学生既成了所谓的“问题学生”。
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像白纸一样干净纯洁,其后才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造成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业成绩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问题学生”的存在是必然的。
一、现状分析
“问题学生”的类型很多,是学习基础差,还是学习态度差?是思想品德差,还是行为规范差?是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能一言以蔽之,所以要具体分析。概括起来,“问题学生”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网络痴迷者:现在电脑已进入大部分学生家庭,许多高年级学生迷上电脑游戏,影响学习,家长严禁孩子玩,孩子就到网吧玩,有的彻夜不归,甚至还离家出走泡网吧。
2、行为违纪者: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3、学习困难者:这些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有的是智力发育迟缓、思维反应慢;有的智力不差,只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下苦功。
4、行为异常者:有的学生在家说说笑笑,但在学校从不和别人说话,甚至连老师问话,她都一言不发,不理不睬。
二、对策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者必须认真研究他们,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将“特别的爱”洒向“特别的学生”,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1、理解——对症下药
成年人玩电脑游戏都会觉得刺激好玩,学生当然也一样。对于这类电脑痴迷者,可以投其所好,跟他网络聊天,借用传统文化给孩子补“心”,即:对社会规则法制的敬畏心、对长辈的孝敬心、对自身的羞耻心、博爱平等心、容忍宽厚心、对学习的平常安静心、对社会诱惑的正确认知心。我就是用网络聊天法,帮助了六年级的男生陈XX。家长不让他玩电脑,他就拿钱到外面玩,一去就是三天找不到人。后来通过网络查明他的上网位置才找到人。孩子是回来了,可心没有归来。我就找到他的家长,跟他商量,是否给他一个过渡,让他每天上网20分钟,让老师和他QQ聊天。他真的很高兴,也乐意接受老师的建议,渐渐的又找到了原来聪明灵敏的可爱样子。
2、宽容——使其自省
对学生不经意犯的错,能恰当地运用宽容,给学生一个自省的空间,一个反思的余地,使学生在和风细雨中认识到错误,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有位活泼的女生叫小芳,有一天,她独处教室时拿了小燕同学十元钱。有男同学提意查书包,小芳赶紧报告老师她捡到了钱。下课后我耐心地与她谈话。我先告诉她撒谎的危害性,然后说这事肯定不是她心里想做的,一定有原因。宽松的谈话,关切的话语和耐心的开导使她道出了真情。孩子的想法是天真的,她乞求我不要把这事告诉别人。我知道父母对她要求严格,我答应了,也希望她以后再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了。下午放学,她母亲来接她,我一如以往,对这事只字不提。我“袒护”了她不大不小的错误,同她一起“欺骗”了家长。
3、偏爱——沟通心灵
爱是一座熔炉,能熔化一切“顽石”。教师的爱是教育过程中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最终使学生产生内驱动,改变不良行为。
班上有位男生经常不戴红领巾和校徽,老师提醒他,同学督促他,他仍然我行我素。有一次,我让学生说说每个同学的优点,说到他时,全班同学都在数落他。他低下头,接受大家的批评。此时,我看到他还有自卑心理,这正是良好的教育时机。当时,我就对大家说:“XX同学虽然表现不好,可他很勇敢。”此后,我经常找他谈心,帮他分析同学们为什么对他有意见,然后说他变成这样不是他的错(因为父母离异,他跟着成天搓麻将的父亲一起生活。)我让他有什么困难来找我,因为老师愿意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他哭了,沉睡的心灵触动了。后来,我每天都为他准备一块红领巾、一枚校徽,他若忘记带,我就递过去给他;
每次考试完,我就督促他订正,订正完了在考卷上签的是我的名字。特殊的“偏爱”转变了他思想表现,成绩也进步很大。
4、关爱——淡化考分
传统教育的考试,强调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只能使学困生永不超“生”。课改以来,我能转变教育观念,淡化考试分数意识,不以一卷定优劣,不以考试分数排名论优的手段刺激学困生,对考试分数采用集体保密,个人公开的方式。对学困生采用形成性评定:采用“四三三”制,即考试成绩占总评的40%,课堂的主动参与占30%,平时作业占30%,最后转化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采用纵向比较,把“奖星加分表”张贴在学习园地上,让他们看到自己进步的足迹,鼓励他们今天与昨天比,现在和以前比,同时指导他们确定奋斗目标,让他们既感到有压力又觉得有希望。
5、微笑——开启心扉
微笑被称为“忘忧草”,教师的一频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上课时,教师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亲切的提问,都能打消“问题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更多地体验学习的愉快。平时,教师可以微笑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们的肩,理理他们的红领巾,真诚地亲近他们,以消除成人与孩子间的距离。对于上述提到的行为自闭的学生,我就是用“微笑”开启了她紧锁的心门,让她开了金口。
其他对策还有让学生听古典音乐,用中国书法训练学生的静定学习状态,以古训向学生灌输传统的道德观念等。
关注“问题学生”的方式很多,但最终需要付出的是教育者的爱,而且是“特别的爱”,让爱来点燃他们心中的明灯,让他们感到师爱的温暖。当然,“问题学生”的转化是学校工作的难点,是班主任工作的突破点,只有大家都来关注“问题学生”,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终级目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