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锁不住的心》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锁不住的心》是一首现代儿童诗,诗歌以儿童和妈妈说心里话的方式表达了孩子热切的渴望:世界也是一本书,大自然是广阔的课堂,请不要锁住屋门,放我到大自然中去拥抱蓝天、白云,亲近小鸟、青蛙,在那里,我同样可以获取知识,获得营养。
诗歌语言浅显,感情真挚、自然,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诗歌中描写的孩子的生活、心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2个生字,学会书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诗歌,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孩子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
2、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相似的结构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孩子的感情,并尝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
2、理解父母的做法,感受父母做法中对自己的爱。 重难点分析:
? 透过语言文字感受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 理解诗歌中孩子的感情,并尝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乐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一)师: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在玩耍与学习的问题上你的父母和你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你们是怎样处理的?
学生交流
(二)师:看来,父母锁住了我们的腿,锁住了我们的人,却锁不住我们的心呀!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师板书课题:锁不住的心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句读正确、读流利。 (课件出示)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锁住 枕巾 绒鸟 桌椅 栓紧 (二)分小节读诗歌
(课件出示)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和妈妈说了这番话? (二)交流预设:
引导学生认识到诗歌中的小孩子可能因为贪玩、学习成绩下降(妈妈认为的)被妈妈锁在家里,并且被妈妈要求好好读书,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和妈妈说了这番话。
三、细读文本,了解孩子的迫切心情。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学生展示读第一小节。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妈妈锁门的目的达到了吗? 各抒己见
反馈交流中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孩子的做法和想象:不能真正到池塘看青蛙鸣叫,但是,绿纸片、脸盆都成为了孩子的“玩具”。虽然门锁住了人,不能让作者到外面去,但是通过想象,他的心依旧在大自然中玩耍不停。
2、再次朗读第一小节,读出孩子心中迫切的渴望。 我们也都曾经做过被锁住的人,当时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想从窗户跳出去,又怕人看见告诉妈妈。 想在家找到钥匙,让小伙伴帮忙打开门。 想大哭一场。 ……
师:带着你的这种心情,读出你的迫切渴望。 指名读,范读等
(设计意图:意在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 (二)自主学习第二、三小节。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用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三小节,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孩子心中的渴望。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交流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师生合作朗读,即教师读每小节前四行相似的部分,学生接读后面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品读文本,情感体验。 (一)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反馈交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诗句谈自己的看法:懂事的、活泼的、顽皮的、想象力丰富的、无奈的……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抓住三个“妈妈,你以为锁住屋门就锁住了我的心”来体会文中孩子的无奈,对妈妈做法的反抗与不满。
2、抓住“池塘就是装满水的脸盆、衣架就是大树、绒鸟就是真的小鸟、我的桌椅就是大山、课桌上的字就是羊群”来体会文中孩子的活泼、顽皮与想象力丰富。
3、抓住最后一小节体会孩子的“懂事”。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二)理解诗句“世界也是一本书”。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也可以引用名家名言或名人事例加以说明。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例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对课内外结合的绝好说明。
2、我们以前学过的《自然之道》、《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女孩儿乌塔》等文章,都可以作为向大自然学习的范例。
3、毛泽东、高尔基、竺可桢等伟人或名人的人生经历也很好地证明了向生活学习、自然学习的必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三)(课件出示)续写诗句
让我去和小羊说话,让我去听青蛙弹琴,让我去——————。因为,世界也是一本书哇! 二、情感朗读,加深理解。
学生伴随音乐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可以自己读,可以同桌分小节读,也可以小组合作朗读。 三、情感交流,感受亲情。
(一)学生小组中交流,想一想:假如妈妈了解了“我”的想法,她会怎样做呢? 课件出示交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