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交易

算法交易

对冲时代下的交易趋势

随着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相继推出,中国证券市场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冲时代。机构投资者原有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策略也将随之发生极大的改变,复杂而又频繁的交易操作仅仅通过人工交易方式将变得困难而且不经济。人工交易的主要缺点是无法瞬间抓住交易机会以及交易员情绪化带来的交易成本,于是算法交易应运而生。

算法交易起源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在1997年就批准了从分数制报价方式改为十进制小数点报价的方案,这个推进的过程用了三四年。2000年8月开始小范围试点,到2001年才完成,NASDAQ后来在证监会的压力下也跟进这个改革方案。股票报价的最小变动单位由1/16美元或者1/32美元,调低到了0.01美元。买卖之间的最小变动差价大幅缩小了七八成,也减少了做市商的交易优势,因此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改变了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市场流动性的降低导致机构投资者使用计算机来分割交易指令,用以执行到更优越的均价。这种计算均价的标准用VWAP和TWAP来表达,就形成了最初的算法交易的概念。 定义和优势

算法交易又称黑匣交易、机器人交易、自动化交易。是指用户输入一个交易指令后,由算法模型自动计算下单的时间、数量、价格等,系统根据计算好的结果自动交易。算法交易应该说是程序化交易的衍生物,在下单策略和交易策略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根据国际大行的统计,交易成本中有89%的成本都是由于市场冲击成本、执行效率低等因素造成的。而采用算法交易系统可以大大减低除交易佣金、印花税外的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收益。根据国外的统计结果,在大单交易过程中,交易佣金和印花税只占整个交易成本的11%,而冲击成本和时间成本占据了89%的交易成本。而算法交易可以每秒产生数千个交易指令,把大单拆成若干小单,大大减少了对市场的冲击,同时可以隐藏自己的交易目的,让对手无法察觉,避免了情绪化交易,提高了整个交易的执行效率,从而增加了投资回报率。 算法交易可以广泛应用在任何交易策略,包括期现套利、跨市场价差套利、统计套利及趋势交易。由于算法交易的独特优势,这种交易模式正在迅速地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采用。据Aite Group LLC 的统计数据:算法交易已经成为成熟的欧美证券市场重要的交易模式,并且还在快速成长。例如伦敦交易所,2006年有40%的交易通过算法交易完成,2009年攀升到60%以上;再如美国衍生品交易中,90%以上的基金经理目前建立投资组合时,至少使用一次算法交易。在亚洲市场,东京证券交易所、香港联交所、新加坡交易所目前已成为亚洲地区采用算法交易的主要市场。据专家预计,在未来15年,算法交易将凭借其卓越的交易效果成为欧洲和亚太市场主要的交易方式。

信息的越来越透明和资讯的越来越发达使得机构投资者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于是更多机构开始通过交易方式的改变来获取时间和效率上的领先,这种对交易方式的不断追求推动着算法交易的发展。

算法交易已经由最传统和为大家所熟悉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VWAP-Volume Weighted Average Price)和时间加权平均价(TWAP-Time Weighted Average Price)策略逐渐发展成更复杂更精细的交易策略:比如,针对流动性差和波动剧烈的市场的狙击单策略(SNIPER)、寻找交易成本与风险的最佳平衡点,使总成本最小化执行偏差策略(IS-implementation shortfall)、以及根据不同市场之间的价差进行的期现套利、跨期套利策略、根据历史数据和相关变量的概率分布统计进行的统计套利策略。

未来的算法交易可以进行复杂事件处理、新闻交易,任何可以识别的模式或者可以预测的模型都能用来启动算法交易,最新的进展是神经网络和基因编程也已经被用来创造算法模型。

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主任Andrew Lo表示,“现在算法交易开始成为一场军备竞赛,每个人都在设计更复杂的算法,而且竞争越多,利润空间越小。”

算法交易在中国

从07年开始中国的一些金融软件提供商提前嗅出了算法交易可能带来的商机,而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算法交易的爆发式增长只是时间问题。目前像国内的金融软件巨头恒生电子和万得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而一些规模较小的软件提供商更是希望利用算法交易作为突破口实现自己的心中的梦想。

在国内无论是券商还是机构投资者对算法交易的研究方兴未艾,相关的论坛络绎不绝。

而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推出以及中国股票特有的流动性差问题都为算法交易提供了用武之地,中国内地很有可能成为算法交易应用的黄金市场。 对冲时代正扑面而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