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镜画仪实验报告 (6000字)-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镜画仪实验报告 (6000字)
镜画仪实验 杨一鸣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 班级11150201 山西041004) 摘要
本实验旨在研究优势手的练习是否会对非优势手完成任务具有迁移作用。研究者采用了镜画实验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被试的右手练习对左手练习有较明显的正迁移作用;被试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但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 关键词
镜画实验 学习迁移 1前言
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时往往会受到已获得的知识和学会了的技能影响。一般地说,学习的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学习的迁移分为起积极作用的正迁移和起消极阻碍作用的负迁移。研究学习迁移常用的方法是继续学习法和前后测验法,其中前后测验法是研究迁移最先使用的方法。镜画实验即采用前后测验法。 自1910年斯塔奇(D.Starch)首创镜画实验以来,镜画仪成为研究动作学习最常用的心理实验仪器。该仪器的实验方法是让被试通过镜子来看一个图形,用笔在图形上描画(镜画就由此而来)。因通过镜子反射,和原图形相比镜中图像是上下倒置而左右不变,所以被试在描画时往往会出现与平常上下笔顺相反的画法,给初作镜画的人带来一定的困难,但通过训练被试会很快适应原先的习惯画法。本次实验就是通过一个六角星形板的镜画练习来了解动作技巧形成的过程。
本次实验为教学实验,实验目的在于学习学习技能形成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学习镜画实验来分析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学习绘制练习曲线,研究技能学习中的迁移并检验右手镜画练习对左手练习的迁移作用,学习对实验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法。
【2018最新】镜画仪实验报告 (6000字)-word范文模板
本实验的假设为:经过镜画练习,被试的学习迁移效果显著。即描绘时间缩短并且错误次数减少。 2方法 2.1研究被试 2.1.1被试信息
本次实验共采用被试3名,均为来自山西师范大学心理系的本科二年级学生。 2.1.2抽样和分组
对3名被试进行镜画实验。 2.2仪器设备与材料
心理学实验台镜画仪单元与计时计数器单元、记录纸、笔 2.3实验设计
研究中,自变量为试验次数,因变量为被试画完一圈所需要的时间与错误次数。 本实验采取相关样本T检验的分析方法。 2.4实验操作程序与主要步骤 2.4.1指导语
“实验开始前,请您端坐在实验仪前,将双手伸入袖套内,从另一端伸出,并观察 报告 自己是否能从对面的镜子里看出图像的倒影且看不到原始图像。我们可以看到,在六角形轨道的正上方有两个计时圆点。实验开始前,请您将探测笔笔尖轻触左边的计时圆点,等听到我说‘开始’时,迅速开始沿着六边形轨道移动探测笔,并尽量减少出轨。注意探测笔不能离开轨道。完成后,请轻触右边的计时圆点。要求首先用非优势手完成一次实验,再用优势手完成十次实验,接着再用非优势手完成两次实验。请又好又快地完成。” 2.4.2正式实验
实验开始前,首先由主试引导被试就坐,并宣读指导语。询问被试是否能从镜面中看见完整的图像,若不能,则主试要将镜面调整至从被试的角度看原图被遮住而镜面图像完整。被试清楚实验步骤后,主试开始做实验。被试每完成一次实验,主试记录下其完成时间与错误次数。在实验过程中,主试也可记录下被试每次实验中反应,作为研究学习迁移的材料。 3结果与分析
【2018最新】镜画仪实验报告 (6000字)-word范文模板
表1
平均耗时(分) 轨道逗留时间(分)平均错误的次数 非优势手1 优势手 0:49 非优势手2 0:38 0:14 36 0:0931
图一描述的是特定被试(杨一鸣)采用优势手进行十次试验时的时间变化。 图二描述的是特定被试(杨一鸣)采用优势手进行十次试验时的错误次数变化。 4讨论
由数据分析可知,右手镜画练习对左手镜画练习具有明显的正迁移作用。实验中,通过练习,被试得出镜中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比,是上下倒置而左右不变。因此,看着镜里的图形描画从左到右的线条时,要求平常的眼手协调;描画从上到下的线条时,则必须与平常的眼手协调相反;当描绘一条斜线时,则其上下成分与平常的画法相反,其左右成分与平常的相同。概括了左右手练习的共同点后,有助于左手练习的提高。
实验中,主被试发现在六角星图案板的转折部分被试易出错,且常被卡在那不知所措。
而在直线部分,被试画得快且准确率高。原因有二:1、实验要求被试尽快画完一周,所以在画直线的惯性下,易跑出转折点;2、在动作技能初步形成阶段,在动作转换和交替部分,被试回常常忘记动作间的联系。 5结论 5-1
被试的右手练习对左手练习有较明显的正迁移作用。 5-2
被试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但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 6参考文献
①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X年10月第一版
②杨治良,王新法 心理实验指导手册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201X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