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概论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敦煌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开授,使学生初步掌握敦煌学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专业素质,并初步学会运用敦煌文书、壁画等资料,研究本专业领域某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本课程在历史专业的所有课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既是历史知识进一步的深化学习,又是学生学术视野的扩展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敦煌学基本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敦煌学的有关学术动态和发展状况,初步掌握敦煌文书、敦煌艺术的有关知识,并初步学会运用有关敦煌资料,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某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

介绍敦煌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国内外敦煌学主要研究动态、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敦煌历史及敦煌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敦煌文物的发现、流散、收藏、和有关追讨、回归等问题,了解并初步掌握敦煌学与隋唐五代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研究,与民族史和古代民俗研究、与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史研究,与中国古典文学、语言学研究,与佛教、道教、祆教等宗教研究等方面的问题,了解并初步掌握艺术方面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时数

周2课时,预计36课时。

(五)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作业、课外阅读、辅导、答疑等。

二、本文

第一章 敦煌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教学要点:

敦煌学的基本概念,敦煌学的研究领域,敦煌吐鲁番文书及有关文献的数量和收藏,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敦煌学的基本概念(1课时)

敦煌学的基本概念,敦煌学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历史、文学、语言、政治、法律、教育、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经济、地理、考古、民族、宗教、科技史等学科,简略予以介绍。

第二节 敦煌吐鲁番文书及有关文献的数量和收藏(2课时)

敦煌吐鲁番文书数量的最新统计,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出土文书、文物状况,英、法、俄、日、美、德等国所藏敦煌吐鲁番文献、文物状况。

第三节 敦煌吐鲁番文献的整理与出版(1课时) 介绍敦煌、吐鲁番文献的出版状况。

第二章 丝绸路上的敦煌

教学要点:

史前时期的敦煌,丝路开通与汉代敦煌的开拓,魏晋北朝时期的敦煌与莫高窟的开凿,隋唐丝路繁荣与敦煌,蕃占时期和归义军时期的敦煌,西夏和元明清时期的敦煌。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丝路开通与汉代敦煌的开拓(1课时)

史前时期的敦煌,张骞“凿空”与丝路的开通,汉代对敦煌、河西的开通经营。 第二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敦煌(1课时)

魏晋北朝时期敦煌的历史状况和军政建置,佛教活动的兴盛,莫高窟的开凿及其早期艺术。 第三节 隋与唐代前期的敦煌(1课时)

东西交通的兴盛,敦煌社会经济的发展,敦煌艺术的辉煌成就。 第四节 吐蕃占领时期的敦煌(1课时)

安史之乱后西北一带的政治、军事情势,吐蕃对敦煌乃至河陇地区的占领,蕃占时期的军政建置及其有关政治经济状况。

第五节 归义军时期的敦煌(1课时)

张议潮起义及其对河西一带的收复,归义军政权的建立,归义军时期敦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状况。

第六节 夏元明清时期的敦煌(1课时)

西夏政权对敦煌、河西的占领,夏元时期敦煌的社会经济状况及莫高窟的建造,明清时期的敦煌和莫高窟艺术的衰落。

第三章 敦煌学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研究

教学要点:

敦煌遗书对于我国传统古文献校勘、训诂、辑佚上的贡献,对于研究我国中古社会历史的贡献,对于探讨古代文书制度、职官制度、军事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户籍制度、赋役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价值。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敦煌遗书对于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价值(1课时)

敦煌遗书对于中国古代史,特别是西北史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 第二节 文书制度、职官与法律制度研究(1课时)

敦煌遗书对于了解古代的文书制度、官制具有重要意义;敦煌法制文书中的律令格式、律疏、民间争讼文牒、契约文书等,法制文书对研究古代社会中央、地方社会关系的价值。

第三节 军事制度研究(1课时)

敦煌遗书对于古代军事制度和政治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第四节 籍帐制度、土地制度研究(1课时)

敦煌文书对于古代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特别是均田制)的研究意义重大。 第五节 赋役制度、财政制度研究(1课时)

敦煌文献对于研究唐五代赋役制度、财政制度(含勾检、仓廪制度等)以及市场贸易、物价等甚有价值。

第六节 敦煌地理文书(1课时)

敦煌遗书中包含大量地理方面的文献,对于历史地理和我国古代方志学的研究意义重大。

第四章 敦煌学与民族史和古代民俗研究

教学要点:

敦煌文献对于吐蕃、回鹘、于阗、粟特等民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对于我国古代婚嫁、丧葬、服饰、饮食、结社、礼仪、岁时、郊游、性爱、禁忌等方面民俗的研究亦很有意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敦煌文献与吐蕃史、回鹘史研究(1课时)

敦煌文书对于中古时代吐蕃、回鹘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发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珍贵史料。

第二节 其他民族史(1课时)

敦煌文献对于研究于阗、粟特、仲云、龙家等民族、部族的历史亦甚有意义。

第三节 宏富的敦煌民俗史料(1课时)

敦煌文献保罗了大量的古代婚嫁、丧葬、服饰、饮食、礼仪、岁时、郊游、性爱、禁忌等方面民俗史料,很有研究价值。

第四节 敦煌社邑文书(1课时)

敦煌社邑文书数量众多,含社条、社文、社历、社司转贴等,展现了我国古代民间结社方面多彩的内容。

第五章 敦煌教育、科技文献

教学要点:

敦煌文献为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特别是地方教育制度)和教材的研究,为古代科技史(特别是天文历法、医学、印刷术、数学等)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敦煌教育文献(1课时)

敦煌文书中保存了大量的教材、教案、学郎题记、学郎诗等方面的资料,弥足珍贵。 第二节 敦煌科举文献(1课时)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科举制度史料、科举风俗史料、进士文学史料,对认识科举制度很有价值。 第三节 敦煌科技文献(1课时)

敦煌文献中保存了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医学、印刷术、数学、农学、畜牧、酿造、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大量史料,很有价值。

第六章 敦煌文献与古代宗教研究

教学要点:

敦煌文书约 95%为佛教经典,道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的文献也不少,从而为古代宗教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敦煌佛教典籍(1课时)

介绍敦煌佛教典籍(含正藏、别藏、禅藏、寺院文书、宣教文书、疑伪经等)及其研究价值,穿插介绍有关佛教知识。

第二节 敦煌道教文献(1课时) 敦煌道教文书及其价值。

第三节 祆教、景教、摩尼教文献(1课时) 祆教、景教、摩尼教文献及其研究价值。

第七章 敦煌学与语言文学研究

教学要点:

敦煌文书中保存了大量语言文学方面的史料,对于我国古典文学、语言学,特别是俗文学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敦煌文学作品概览(1课时) 展示敦煌各类文学作品概貌。

第二节 敦煌说唱类文学作品和小说(1课时)

举例讲授变文、讲经文、曲子文、因缘文、词文、话文、诗话、俗赋、通俗诗、儿郎伟等俗文学作品及其价值。

第三节 敦煌诗赋辞文(1课时)

举例讲授诗歌、赋、曲子词、佛曲、俚曲小调、散体文作品及其价值。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