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淀粉糊化及酶法制备淀粉糖浆及其葡萄糖值的测定

实验一 淀粉糊化及酶法制备淀粉糖浆及其葡萄糖值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及目的:

淀粉可用酶法、酸法和酸酶法使淀粉水解成糊精、低聚糖和葡萄糖。淀粉糖浆或称液体葡萄糖(DE38-42),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和糊精,是一种粘稠液体,甜味温和,极易为人体直接吸收,在饼干,糖果生产上广为应用。

双酶法水解淀粉制淀粉糖浆,是先以α-淀粉酶使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水解生成小分子糊精、低聚糖和少量葡萄糖,然后再用糖化酶将糊精、低聚糖中的α-1,6糖苷键和α-1,4糖苷键切断,最后生成葡萄糖。

淀粉糖浆的分析方法是根据国家标准GB12099-89,采用菲林滴定法测定淀粉水解产品的葡萄糖值(DE),例如DE值为42,表示淀粉糖浆中含42%的葡萄糖。

本实验的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淀粉糊化及酶法制备淀粉糖浆的基本原理。 (2)掌握淀粉双酶法制备淀粉糖浆的实验方法,以及酶的使用。 (3)熟悉淀粉水解产品的葡萄糖值测定方法。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材料:马铃薯淀粉。

试剂:液化型α-淀粉酶(酶活力6000单位/g),糖化酶(酶活力为4-5万单位/g),菲林溶液A、B,亚甲基兰

指示剂,D-葡萄糖标准溶液。

(1)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04·5H2O)及0.05g亚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2)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

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5)葡萄糖标准溶液:精密称取l.000g经过98~100℃干燥至恒量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盐酸,并以

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葡萄糖。

仪器:150ml锥形瓶,容量瓶(25ml),移液管(1ml, 5ml, 20ml),100ml量筒,搅拌棒,恒温水浴锅,水浴摇

床,离心机,电炉子。

三、实验步骤

(一)淀粉糖浆的制备

2 g淀粉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搅拌均匀,配成淀粉浆,于95℃水浴上加热,并不断搅拌,使淀粉浆由开始糊化直到完全成糊,呈透明状。冷却淀粉糊到80℃以下,用2%的HCl调pH到5.5-7.5之间,添加0.2mlCaCl2作为酶的激活剂,加入液化型α-淀粉酶2mg(先溶于5ml蒸馏水中,再倒入糊化的淀粉中), 使温度保持在80℃(水浴摇床),搅拌20分钟使其液化。将锥形瓶移至电炉(隔石棉网)加热到至沸,翻腾灭活2分钟。4000 rpm离心5 min,将上层清液冷却至55℃,调pH到4.5左右,加入0.5ml糖化酶于65℃恒温水浴中糖化40min,反应完成后电炉加热至沸,翻腾灭酶2min,即为淀粉糖浆。再取2ml,定容到25ml,作为样品液待用。

(二)DE值的测定

(1)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ml乙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l0ml,从

滴定管滴加约9ml葡萄糖标准溶液,放置在电炉上,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在电炉上趁沸以每两秒l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同时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计算每10ml(甲、乙液各5m1)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 (2)样品溶液测定: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ml乙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在电炉上控

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在电炉上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移液管中滴加样品溶液,并保持溶液沸腾状态,蒸汽始终充满烧瓶,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液消耗体积,同法平行操作三份,得出平均消耗体积。 DE?V葡m55?225?V样?1000?100

式中:DE—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

V葡——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平均消耗葡萄糖标准液的体积,11.75 ml; V样——测定时平均消耗样品液的体积,m1; 55——稀释样品的体积,m1; 2/25——取2ml样品液定容到25ml; m—样品质量,g 四、注意事项

1、试剂中含大量强碱NaOH,使用时小心;

2、电炉子加热一定要垫石棉网,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爆炸; 3、拿取锥形瓶时一定要带手套,防烫伤; 4、电炉子长时间不用时要断电;

5、酶的添加量直接决定了反应速度,移取时一定要准确; 6、离心转速很高,一定要带铁套平衡; 7、一定要将溶液冷却到最适温度附近再加酶; 8、先将水浴摇床转速调到最低再取放锥形瓶。 五、思考题

(1)为什么在测定DE值的整个滴定过程中,要保持沸腾,蒸汽始终充满烧瓶? (2)除葡萄糖外,测定中与菲林试剂反应的糖还可能是那些糖,不可能是那些糖?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