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门石窟的资料

[标签:标题]

篇一:龙门石窟

从龙门石窟看“西京”洛阳 ——浅谈龙门石窟的保育议题 前言

研究背景: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是中国三大石窟[1]之一,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因此唐代是龙门石窟发展的黄金时期。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研究对象:从洛阳龙门石窟的兴起原因以及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到研究龙门石窟与“西京”洛阳的发展关系,进而对洛阳龙门石窟的保护和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研究价值:本文的研究,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龙门石窟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参考,更可让人们了解唐朝西都洛阳鼎盛时期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现实的参考意

[1] 中国三大石窟分别为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5A级景区 、世界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甘肃敦煌市的敦煌莫高窟(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 义。

研究意义:本文对洛阳龙门石窟的研究,对读者了解唐代社会发展、民俗现象以及龙门石窟的发展历史有着重大的意义。其一,龙门石窟的兴起是唐朝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俗的缩影,有利于我们了解唐朝艺术为外邦所接受的原因,并可让我们反思中国现代设计处于低谷的原因所在;其二,龙门石窟的开凿,对于当时社会民俗风气的研究有一定的作用;其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可以为现代设计师带来新的设计灵感。其四,为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意义。

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对龙门石窟的发展、艺术价值和社会研究价值及其产生的背景进行研究,让人们提高对龙门石窟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视。 1.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2]中的“石窟”其实是“石窟寺”的缩写。

龙门石窟地处河南省洛阳伊水河两岸,于北魏太和年开凿,历时400多年。其中以古阳洞、宾阳洞、奉先寺、万佛洞、极南洞最具代表性,作为中国“四大名窟”之一的龙门石窟是一座集美学、绘画、创作于一身的艺术宝殿,是留给中华民族不朽的艺术瑰宝。 2.隋唐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 (1)石窟造像与当时洛阳政治

石窟,即是天然形成的石洞或人为雕凿的洞窟,原用作人们贮藏食物和物品的地方。龙门石窟中的“石窟”乃是“石窟寺”的缩写,因为原本同石像一起的木架结构经长年风化已被毁灭,便形成今天所看到的只有石像而无寺的情形,摘自《浅谈龙门石窟兴建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成就》。 2 [2]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唐文化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

发展,唐代龙门主要的窟龛,是北魏王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多数造像的兴废变迁与当时政治形势相适应,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而隋唐时期的龙门石窟,从某种意义上讲实为洛阳历史文化的体现和反映。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表现了皇家的意志。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他是洛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洛阳历史文化关系至深。洛阳文化遗迹存留于今者,以龙门石窟较完整、全面、形象,给研究北魏至唐宋洛阳的历史文化保存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和佐证,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2)洛阳佛教及佛教艺术的发展。

隋朝统治者大多崇尚佛法礼教,对宗教文化的发展大力支持,隋朝时期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足也为扩建龙门石窟提供了条件。比如洛阳龙门石窟就是我国古代佛教鼎盛时期留下的雕刻艺术经典。

龙门石窟群像的雕塑到隋唐已经到了鼎盛时期,龙门石窟窟洞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雕塑占全部雕塑的60%,他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 3

出了重大贡献。并且这一时期的造像艺术继魏晋南北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升,构图上创新,采用立体感手法使得唐朝造像不仅里那个大而且经典之作众多。

是从历史上看,洛阳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往往与其他文化混合在一起,在中国佛教史上达到最高峰的唐代佛教,一时流行的禅宗,净土宗,密宗,天台宗和华严宗,至此在洛阳得到很大的发展,因此,建立了很多寺院,数不胜数。除了这些巍峨壮丽的佛教寺院,还有道观。同时,在寺院经济的推动下,中国佛教发展到了最高峰,名僧辈出,宗派广树,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渗透到人民生活之中,并随同唐朝强盛的国势一起影响传播到域外。它的伟大成就也为后来的人们研究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从雕塑和绘画艺术来谈谈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并进一步分析其现实意义 3.龙门石窟保护现状问题分析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兴起,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都加强了对龙门石窟的修复。但是之前的修复不但印象了景区的整体风貌,而且对于龙门石窟这一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景区造成的破坏也是不可估量的。目前,龙门石窟的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①石窟围岩稳定性问题。龙门石窟的岩体上有较多的裂隙,是岩体边坡、洞窟围岩和雕刻品不稳定乃至崩塌的主要原因。这些虽大部分已经加固,但尚有个别部分仍需维修加固。 ②石窟渗水问题。每逢降雨季节,不少洞窟漏水,渗水通过裂隙和可溶性碳酸盐相溶后由岩体裂隙口流出,水分蒸发,盐类沉积于雕 4

刻品上,使有些洞窟壁面和雕刻品覆盖一层碳酸钙,致使雕刻品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并会造成生物病害的滋生和蔓延等,水的渗入也加速了石窟的风化速度。本世纪70年代以来虽经处治,但仍须加大科研力度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根治。

③石窟雕刻风化问题。龙门石窟历经千百年沧桑,由于风吹、雨淋、日晒、冰冻,致使石窟岩体和雕刻品风化剥落日趋严重,亟需采取科学保护措施加以防治。

④人为造成环境破坏。龙门石窟重点文物保护区,尚需依据规划进一步加强治理和整顿,以创造一个更有利于永久保存石窟文物的空间和环境。比如在石窟南北架起的两座大桥,以及东山修筑的防止有人攀登的隔离墙,都破坏了龙门石窟原有的景观风貌。1980年最初开

放时每天约5万人,2002年已增加到31万人,由于保护措施不力,游人乱触摸乱刻画的现象严重等,都严重破坏了龙门石窟的环境景观风貌。 4.石窟保护案例研究

(1)红山文化遗址保护[3]。红山文化是公元前3500年前后活动于西辽河至大凌河流域并延伸到渤海湾北岸、燕山南麓的部族文化。1981年发现的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于1988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56125k㎡,建设控制地带34k㎡。山岗上,有序地分布着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组成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遗址群,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和玉器。红山先民已从自然图腾崇拜进入

[3] 引自陈述彭等:《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5

篇二: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资料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它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隋炀帝都洛阳,因宫城城门产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之名即延用至今。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潜溪寺(开凿时期能听到山脉中水流的声音,故名"潜溪") 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