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研讨会上发言稿

中考复习中解题教学的我思我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被万老师安排在中考研讨会上发言,感觉非常有压力,接到这个任务的半天之内,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万老师给我的题目是如何进行中考数学总复习,个人感觉这个题目太大,一下难以找到方向,其实我和大多数老师复习的方式都差不多,无非都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教材为载体,全面系统地回顾知识,夯实基础;第二阶段以专题为载体,积极深入地掌握方法,积累解题经验;第三阶段以模拟为重点,综合运用方法与技巧,提高实战能力。以上三个阶段复习,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提升。在我们学校的初三备课组中,我们强调第一阶段慢跑热身,第二阶段加速追赶,第三阶段全力冲刺,

但由于本学期时间较短,我调整了自己二个班的教学,按照三管齐下、三个阶段互相渗透的方式,首先,在课堂上,每节课照旧复习要点、概念、公式和定理,课后针对全班布置定量的基础题,做完后要求同学们自己批改,将问题进行标注,第二天课上直接讲评学生提出的问题,争取提高课堂效率;其次,在课外全班同学按自愿原则加入四档,每周做压轴题的数量依次为4题、3题、2题、1题,周一布置,周五发答案,自己参照批改,不懂的利用课间时间与他人讨论,下周一检查,结果通报到家长群里;最后,每周布置学生-套中考试卷,可全做给自己打分,或时间不够的可挑题做,试卷上的难题由本备课组的全体老师拍成视频发到学校校园网上(这一项是针对全年级展开的活动),在我自己班上,我会从同学们每周完成的中考试

卷和寒假已经完成的试卷上抽题,变换形式考试,也是每周一次,并全批全改,在全班讲评.

这几天听了几位专家的的精彩呈现,很是让我坐立不安,自知自己水平不够,不足以在这里向大家传授一些经验做法,所以今天我在这里主要还是想与大家共同探讨在中考复习中如何注重解题的教学,无论在哪一轮复习当中,解题教学在我认为都应该是中考复习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老师若能将一个问题或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变换和发散,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立足点,因题而变,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潜在思维水平的发展,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得以优化。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和各位老师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及包涵。 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通俗地讲,就是将某个东西换个外包装,我们先给出一个使全体学生都能解决的问题(母题)之后,变换问题的呈现方式,或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不同的知识角度做出转换,或创设不同的知识背景,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比较和归纳,透过内容、形式和背景,从中感情解题方法的不变性,这样的变换,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形成清晰而完整的知识脉络,尤其中复习函数的相关知识时,这种方式我用的比较多。

【例1】已知直线l经过点(2,4),(4,-2),求直线l的解析式, 并求当x?3时的函数值y?

分析:此题考察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3x?10,当

x?3时,y?1

例1-1:已知三点(2,4)、(3,p)、(4,-2)在同一直线上,

求p的值?

分析:借助三点共线的背景,继续考察待定系数法,p?1 例1-2:经过点(2,4),(4,-2)的直线l是否经过点(3,1)? 分析:同1-1,只是问法不同;

例1-3:已知直线l经过点(2,4),(4,-2),试在直线x?3上找 出一点P,使它满足AP?BP的值最小.

分析:借助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结合待定系数法,可求 出P点坐标(3,1)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y?,A点为反比例函数上一点,过A点 向坐标轴作垂线段,与坐标轴所围的矩形的面积为_______ 分析:这道例题探讨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本质特征,对双曲线上任 意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它们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常数。这个常数是k的绝对值。因此答案是4;

例2-1:已知反比例函数y?,过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B, 点P在x轴上,则△ABP的面积为________ 分析:△ ABP根据同底等高的面积关系实际上 会等于△ABO的面积,即为上题矩形面积的一半, 答案为2;

例2-2:如图,过x轴正半轴上的任意一点P,作y轴的平行线, 分别与反比例函数y??和y?的图象交于A、B两点.若点C是y轴上任意一点,连接AC、B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 分析:这道题貌似相比前二道较难, 出现了二个反比例函数,但其实综合考

察了上面二道题的知识点,同底等高型的面积求法,

6x4x4x4x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