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教案说课

第六单元写作课

【教学任务】 主备人 单 位 学 1.细心、全面地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再现生活画面。 习 2.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独立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游记。 目 3.在叙述、描写中融入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标 点 难 点 抓住事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再现生活画面。 重细心、全面地观察事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第六单元写作课 【教学任务】 主备人 程学军 单 位 平邑镇二中 学 1.细心、全面地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再现生活画面。 习 2.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独立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游记。 目 3.在叙述、描写中融入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标 点 难 点 抓住事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再现生活画面。 课时 二课时 重细心、全面地观察事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课写作课 型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环 节 教师活动 提前布置:学生结合课本P212-215,学生活动 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搜集家乡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投 参考《同步学习 作文》P59---68,在“家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相关资放 乡风景独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料,用读书笔记、剪报、诵读等题 行搜集整理材料从而进行写作。 目 写作目标: 1.能细心、全面地观察事物,能抓

丰富多彩的形式整理、展示、交流,形成写作的素材。 明确写作目的和要求:

住事物的特征。 2.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再现生活 画面。 3.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游记。 (1)字体工整、规范、认真、美观。 (2)语言要准确生动流畅,有真情实感。 一、导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的读书人早就意识到,走出书斋,远离官场,畅游天下,可以开阔视野,愉悦心情。现在,旅游已成为许多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背起行囊去畅游祖国的山川湖泊,去领略家乡的风土人情吧! 二、点拨——投石问路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无论你生长在祖国的那一片土地上,无论是塞北草原,还是江南水乡,是草原牧场还是海滨渔场,是边陲小镇还是深山村落,你总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看到祖国古老文明的印记,得到美的熏陶。你家乡的一口井也许就是一段美丽的传说,一座桥也许就有一、教师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学生自由交流。 谈查阅地方志、访问老人、 实地游历考察的见闻和感受。 三、1.教师借助多媒体出 示或学生阅读《同步学习作文》,了解“怎样写”从而明确自己的写 写 前 指 导 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棵树也许就是一首动人的歌谣。下面就让我们谈谈游览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见闻和感受。 三:指导——拨云见日 写法指导: 游记,是指记叙旅途见闻的文章。常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叙游览活动和地方风光,一般以细致的记叙和具体的描写为特征。其基本写法是: 1. 仔细观察,了解景区特点、风情。 作思路. 到一个景区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导游或当地人的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了解游览景区的风光景物、建筑特点、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等,并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 2.抓住特征,突出写作重点。要善 于在众多的景点中选取几个最能代表总体特征的“点”,仔细观察,具体描绘。 3.通常要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 2.教师强调学习游记基本的写法。 师生再次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 1.查阅地方志,访问老人,实 地游历考查写一篇游记,题目自

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至于杂乱无章。 4.情、理、景相结合。 5.游记的形式应自由灵活,风格多 样,可以写成日记、书信、散文等各种形式。游记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轻松优美,富于魅力。 拟。 2.把握游记写作的顺序。 3.确立中心选择景物。 4.注意写景要主次分明。 5.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 6.不少于600字。 学生自选角度进行个性化写自 主 写 作 巡视指导:汇总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 作,限时40-45分钟。 提前写完的同学交换阅读,相互修改、评价。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