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5课《掌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写回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关爱,也是学生一次小练笔的机会。

集中培训总结——我的幸运之旅

4月份的南宁,比以往更显得郁郁葱葱。虽然天气还是乍暖还寒时,但我的心,始终充满了融融暖意,因为在这里,我进行了匆忙而又充实的知识之旅——我有幸得以来参加南宁市教育局举办的农村完小骨干教师培训班。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幸运之旅。

第一站:走进名师课堂

培训的前两天,我们有幸参加了今年的“绿城之春”全国小语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们与作课的学生坐在一起,近距离感受名师的风采:吉春亚老师的朗读,让我直赞叹:老师就好似一名专业的演员,引领学生来到临终前的严监生的床前,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氛围,感受在场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这是多么深厚的朗读功底呀!张祖庆老师一语中的而又不失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这又得需要多少深度的文学底蕴呀!孙建锋老师亲切的语言,平和的举止,不光是让在场的学生,甚至让观课的老师,都恍若是在和邻家的伯伯聊天,是那么的轻松自在??

第二站:与名师的零距离接触

正当我们为自己有如此好的机会目睹名师的上课风采时,没想到班主任又宣布:晚上我们可以和名师张祖庆、王湘玲零距离接触,了解他们成为名师的成长历程。一个多小时

的面对面聊天,大家被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而我,则把他们共同提到的话题铭记于心: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多读书,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是呀,他们的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终于弄明白,这几年为什么自己的教学水平总是停止不前,仿佛已到了人们所谓的“瓶颈”,原因就在于没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书,没能耐住性子,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充电。

第三站:聆听先进教学理念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的日程依然是排得满满的,读经典诗句,听老师上课,就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于是,“老油条”的惰性不见了,积极地参与小组的合作,认真地作笔记,让我有如三秋的收获。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上课的老师,他们知道我们能得到这样的学习机会并不多,时间也不长,所以往往是两个小时的大课,都不曾休息,甚至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恨不得把知识全都传授于我们。汤建芬老师的“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训练”让我恍然大悟,为什么在我的课堂上每次以小组合作学习时,表面上看来很热烈,但有些学生没有收获,原来是我在小组合作之前,根本没有明确规定每个学生的任务;黄亢美老师,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他对语文教学发展的见解,他不在课堂上的我激情,他的精彩的朗读,激起了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他不辞劳苦地为学员解疑,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终点站:那一声叹惜

在培训的最后半天,我们去了衡阳路小学。虽然只是短短的半天时间,但我还是忘不了走进学校时的那种震撼:一百多米的文化长廊,浓浓的读书气息??让我们肃然起敬,浓郁的读书氛围,让这座名校浑身透着儒雅;听了许必丰校长的讲话,更让我们对这座名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我也从他们的成绩里更深切地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内涵。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七天的培训就结束了。而我,不

由发出一声叹惜:这场及时雨历时太短了,耳边老是响起几天来授课老师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时间关系,我就不能展开讲了。此时此刻,我是多么地希望时间的老人能放慢脚步,让我能听到老师们更多精彩的、精辟的见解??

校本研修总结——路漫漫兮其修远

随着期末的到来,我的校本研修也接近了尾声。回首这两个月来的校本研修,虽然辛苦,但也收获颇丰——

理论上有所提升。在集中培训时,我就有种强烈的感觉:我的理论知识太贫乏了,我得充电。靠着这种感觉,这段时间,我通过看书,黄亢美老师的《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

《小学语文教师》等,不仅如此,我还通过网络上看了 不少的名师课堂及关于他们的教学评析,他们的先进而独到的见解,让我耳目一新。精彩之处,我不忘用笔画一画或是记在读书笔记里,课余时又再细细的品析,办公室里的同事直笑我快成书虫了。而我坚信,我不会是只吃不消化的书虫,更不是一个书呆子,我在极力地让这些外在的东西变为自己的内在知识。在校内或镇级的教研活动中,我总会运用自己为所的理论进行评论,让自己的看法变得有理有据。

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训练”黄亢美老师的“浓浓语言味 深深汉语情”“古诗的声律常识及运用”等等,这些理论对我来说都很新鲜,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语文课就得上得有语文味”——这句话给我很大的感触,于是我也尽力这么去做。虽然并不是每次都成功,但不管成或败,我总能悟出点什么,下课后,我及时地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为下一节课的有效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缺欠的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在调查研究中,在校本的培训中,??我发现,我还有着种种的缺欠。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二十年前——过多注重课文的中心思想,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少了语文味,有时几乎上成了品德课;以前对待口语交际这一块也不很重视,把它当作是作文教学的附属??以前总自认为不错,但在对本校的语文老师的培训中我才发现,自己能教给老师们的太少,想照着黄亢美老师的做法,但却是力不从心??

虽然在研修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收获,但同时我更意识到自己还有不少的不足,这样的处境,让我想起了屈原话“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