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 一、课程与课程论

(一)课程四要素 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过程的总和,包括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内容:1.显性课程: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又叫正式课程2.隐性课程:难以预期的,伴随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内容

(二)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三大课程论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 2人本主义课程论(学生中心) 3社会再造课程论(社会中心)

二、教学与教学论

(一)教学四个词义:学习、教授、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凯洛夫《教育学》)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行为方式:1 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 2 激发动机,课堂管理等辅助方式

(二)教学论

1 世界上最早的叫教学论专著:《利记。学记》

2 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拉特克(德)和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比较系统

3 教学论流派: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非指

导性教学理论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基础课论学科,应用实践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①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 ③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④培养语文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语文课程 是中小学教育中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设计和建构的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及其活动方案

第二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

一、古代语文教育的内容 封建社会:以儒家经典为主

1 蒙学教材:“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2 经学教材: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 文选读本:《昭明文选》《古文观止》

二、“红领巾”教学法(叶苍岑教授总结)1953年,在普希金指导下因课文《红领

巾》教学引发了一场教育大讨论,内容涉及教学时间和效率,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及各自在教学中的作用,组成语文课的因素及分析 等教学方法 。这场讨论推动了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①推动了教学法改革 ②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也产生了倾向性错误①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比较适宜,但对其他作品的教学不一定适合 ②产生了形式主义倾向

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一,语文的含义1语言文字 2语言文学 3语言文章 4语言文化 5口头语和书面语 6言语

二、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语言是思维、传递文化、学习和交际的基础工具

人文性:①汉字所包含的历史文化、民族感情②汉字的人文价值③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其他性质:实践性、综合性、文学性、社会性、基础性 课程目标重建 ①三个维度:(纵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②五个领域:(横向)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③四段:第一学段1—2年级,34,56,79

语文课程目标特点:①明确性和模糊性②连续性和阶段性 课程目标的作用(导向 推进 控制 评价 管理)

教育目的 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总的规定和要求,对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和制约的作用,具有高度的原则性,抽象性,概括性,因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教育目的指定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具体要求,是具体化的教育目的,与教育目的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课程目标 依据国家和教育方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达到的目标

语文课程阶段目标:1识字与写字 2阅读 3写作 4口语交际 5综合性学习(乐于

探究,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语文课程的教学原则1.共性原则(○

1、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2、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

3、基本素养与情感态度相结合的原则 ○4、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的原则) 2.个性原则(○1、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2、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四章 语文课程设计

课程标准又称“课程刚要,教学大纲”,是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用纲要的形式,规范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的指导性文件。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内容: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教材编写

语文教材泛指对人的语言文字产生影响的一切书面的、非书面的语言材料;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教材;专指语文教科书,即课本。功能: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文积累、知识扩展。 语文教科系统: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高中新教材的特点:①守正出新 ②选文经典③构建立体系统,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和体例的模块化④按照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设计教科书结构

第五章 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①文道统的原则(依据:①语文学科的性质②文章的本质特点③教学过程的特点)②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③听说读写互相促进原则④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⑤课内课外语文学习相配合的原则。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特点:科学化、艺术化、信息化、

第七章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阅读感受力、阅读理解力(基础阅读能力),阅读欣赏力,阅读评价力,阅读迁移力,阅读创造力

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

阅读教法:评点法 谈话法 讨论法 导读法 练习法 读议讲练法 情景教学法 讲授法:老师通过用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技能的讲授方式,包括:讲述,讲注,串讲,评点等方式

优势:1,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传递大量信息并传递知识系统性和深刻性2,便于教师控制教学速度,进度和难易程度,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不足:1,只从教师方面输出信息,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度3,学生不易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场合:1,在讲解某些重难点时 2,在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和知识时3,当讲述包含浓厚情感内容不易中断时

要求:1,讲授要有启发性2,内容要集中,重点要突出3,教师语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4,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问答法以师生对话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

优势:1,引起注意,活跃思维,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好习惯2,有利于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和听说能力3,有利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调整教学

不足1,不利于传授系统知识,可能形成多数学生积极,少数学生消极2,不利于解决难度大的问题3不利于培养读写能力

运用要求:1讲究提问的艺术,设计问题应新颖2提出的问题应有意义和价值3,正

确评价学生的回答4 使所有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5多鼓励学生发言

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信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优势:1容易拓展知识,加深学生理解,培养积极思考,敢于争辩的好习惯2能形成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风气,培养民主、平等的态度3有利于培养听说能力和思考能力

不足:1教师不容易控制讨论的内容进度和难易程度2不利于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3所需的时间较多,影响其他内容的学习

运用要求1讨论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2充分做好预习和准备 并提供不要的材料3启发诱导,正确把握讨论的方向4教师要求发扬教学民主5做好总结归纳 评点法对古诗文进行评点,遣词造句。即品评,点示

以《师说》为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点:分析字词。评:内容理解 练习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中,阅读和理解课本并从中获得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熟练技巧

优点:有利于知识转化的能力,获得能说读写能力和方法,培养自习自学习惯 不足:1 不能传授系统性知识2 联系过多,影响思考

第八章 写作教学

写作任务:育人训练 积累训练 思维训练(善于想象与联想、深入地思考生活、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语言训练(准确生动,简明得体)技能训练(审题能力的训练“准确理解文题含义,弄清写作要求”立意能力的训练“正确,深刻,新颖”选材能力的训练“真实,典型,新颖”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运用表达方式能力的训练,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修改文章能力的训练)文体训练(记叙文写作训练要点“写清楚,写具体,恰当运用议论抒情”说明文写作训练要点“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