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业 1、写词语。 2、摘抄佳词佳句。 板书:

声音 铃铛般清脆

总写(1、2) 颜色 明洁而清澈

形态 酒窝般回旋

把河水比作竖琴

春天的竖琴 把波纹比作琴弦 (3、4) (5、6)

(7)

课后小结:

4.一幅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并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3.想象画中美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感受、品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弄清作者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画中的美景,掌握并能运用课文观察方法练习习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把浪花比作鼓点 姑娘美、炊烟升

分写 春天的明镜 白云飘、垂柳秀

山乡美景 概括 赞叹:桃花水贵而亮

滋润麦苗 催促春耕 比喻象征 如竖琴奏响蠢动乐章如明镜映出春的倒影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一、赏1.孩子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投自由发表意见 画激影展示文中的插图)看见这样一幅画,你们想说 趣。导什么? 看板书课题,读课题 入新课 2.导入新课。 哟,孩子们都在认真欣赏这幅画呢?你们知道吗?一位小朋友最喜欢这幅油画了,他不但像你们一样欣赏了这幅画,而且还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一幅画》(板书课题)。看看这幅画,看看这个题目,孩子们,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提炼主要问题。 那么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这幅令人陶醉的画卷中,和作者一起欣赏这幅画吧! 二、初1.孩子们,你们都是学习的主人,这是一篇略按自学要求读书: 读课读课文,(1)自己读通课文,注意我们应该怎么办?对,老师相信你们能(1) 文,整自主读懂它! 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体感知 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2.自学要求。 3.师:现在孩子们可以按照学习要求,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如果你有体会、有感受,请与同桌互相交流,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采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提出疑问,听老师归纳有主要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读词: 快乐;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教同桌,寻(2) 蔚蓝 苍翠 覆盖 中求他的帮助。 央 木屋 辽阔 飞溅 景色 迷人 勃勃生机 乡4.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巡视,了土气息 令人陶醉 昂首挺解学生自学情况。 胸 千年不化 无边无际 色彩鲜艳 阵阵花香 清脆悦耳 奇形怪状 令人向往 (3)这幅画画了些什么?用铅笔勾画出文中描写的画中景物。 (4)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 三、交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学生读文、讨论 流自学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理解词语意思 情况。 师生评议) 找句子。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摇曳、悦耳、奇形怿状”等词语。 3.说说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主要内容,都写了些什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 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在这片绿海的后面坐落着高大的雪山,山顶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 交流: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山的高大挺拔。) (把山野比作绿海,突出了树的苍翠茂盛。) (这段话从上到下地写出了天空、大山、绿树的特点。有详有略,详细写了绿树的苍翠茂盛。) 2-4自然段是文中的第二部分,描写远处的景物,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天空—大山—树—草地—野花—小木屋。 5-7自然段是文中的第三部分,描写近处的小溪、小溪旁的野花、笔直的石铺小路、奇形怪状的石头。 四、重过渡:孩子们,刚才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已美读课文。 点阅经知道课文写了画上的天空、大山、绿树、草 读.学地、小木屋、小溪、野花、石铺小路和石头。 习怎样写 画里的景色美。作者写的文章美吗?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书上描写的这些内容吧!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美美地读课文第2~6段。 想象。 学习观察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作者由远到近欣赏图画的 2.老师希望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感受顺序,并一边欣赏,一边发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小组探讨:课文这几段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挥想象,使画上的内容活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来。采用了打比方等方法,写得生动而又具体。 五、拓由你自选一幅最美的画,按一定的顺序,仔细交流。 展延伸 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并写一写。看谁选的画选画 最美,看谁写的文章最美! 作业

1、摘抄佳词佳句。 2、习作。 附:板书设计

总写(1) 山乡春景 勃勃生机 令人陶醉

天蓝山雪厚 远景(2-4) 树绿草中花

草地辽阔木屋小

小溪欢快

近景(5-7) 野花起舞

石头多姿

总写(8) 山水花树 令人神往

课后小结:

5 古诗两首

动静结合 有实景有想象 从上到下 有详有略 观察有序 描写细致 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诵读、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习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反复吟诵,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入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复备 一、谈话引l.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喜欢) 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 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 美春天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我们一读课题。 起回忆一下描写春天的古诗。 二、学习春天令人心旷神怡,你们想知道宋代诗人1.初读感知。 《惠崇春苏轼是怎样写春天的吗?课件展示《惠崇春(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江晓景》 江晓景》诗。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春江晚景》而写的。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请大家翻开第5课,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读准字音, 看清字形。 (2)出示词语卡片: “惠崇”“蒌蒿”“河豚”。 指名读、齐读。 强调“崇”是翘舌音。 (2)学习词语:“惠崇”“蒌蒿”“河豚”。 学习形声字。 蒌蒿是一种植物,上面草字头表意,下面 表音,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并且是上形下了解河豚:又叫“江猪”,其声的字。 形状身大,尾小,头圆小,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