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构型(configuration):是指在立体异构体中取代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取向。 构象(conformation):指这些取代基团当单键旋转时可形成的不同的立体结构。 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ture):蛋白质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辩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称为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 结构域(structure domain):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多肽进一步卷曲折叠成几个相对独立、近似球形的三维实体,这种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称为结构域。

蛋白质一级结构(protein primary structure):是指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也包括多肽链中连接氨基酸残基的共价键,主要是肽键和二硫键。

蛋白质二级结构(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多肽链借助氢键排列成有规则的α螺旋和β折叠等元件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protein tertiary structure):多肽键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侧链基团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卷曲折叠,借助次级键维系使α-螺旋、β-折叠片、β-转角等二级结构相互配置而形成特定的构象。

四级结构 (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按一定的空间排列方式通过非共价键缔合形成的蛋白质大分子。 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天然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时,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降低,不对称性增高以及其他的物理化学常数发生改变,这种过程称为变性作用。

多核苷酸链:核酸就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位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形成的不含侧链的长链状化合物。

变性(denaturation):核酸双螺旋区因加热、酸、碱、和低离子强度的影响,碱基对拆离,双链解开,称为变性

DNA的复性(renaturation):在一定条件下,变性DNA 可使两条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恢复双螺旋结构,这个过程成为复性。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由于核酸变性而引起紫外光吸收增加的现象。 减色效应 (hypochromic effect ):由于核酸复性而引起紫外光吸收减少的现象。 热变性:用加热的方法使核酸变性。

DNA的溶解温度(milting temperature):通常把DNA热变性引起物化性质改变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的溶解温度。

退火(annealing):使热变性DNA缓慢冷却,则可发生复性,此过程称为退火。 酶(enzyme):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分子,所以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由一个亚基构成,通常就是一条多肽链,多数为水解酶类。

寡聚酶 (oligomeric enzyme):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亚基牢固地联在一起,单个亚基没有催化活性。

多酶复合物 (multienzyme system):几个酶镶嵌而成的复合物。 酶的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每mg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

Km为米氏常数:它表示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能与底物竟争酶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竞争性抑制作用。 非竞争性抑制(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抑制剂在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地方与酶结合。既可以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ES复合物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为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uncompetitive inhibition):抑制剂不能与游离酶结合,但可与ES复合物结合并阻止产物生成,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酶的反竞争性抑制。 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

酶原(zymogen ):酶的无活性前体,在特异位点水解后,转变为具有活性的酶。 同工酶(isozyme):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存在多种四级缔合形式,并因而在物理、化学和免疫学等方面有所差异的一组酶。

维生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需要量很少,但对维持健康十分重要。

维生素原(previtamin):天然存在维生素前体,在动物体内可转变成有生理活性维生素的物质。

新陈代谢(metabolism):简称代谢,指营养物质在生命体内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化总称。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hopsphorylation):由于脱氢或脱水引起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或其它核苷二磷酸)磷酸化生成ATP(或其它核苷三磷酸)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是指体内组织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 H2O的过程。

三羧酸循环: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是指从G-6-P脱氢反应开始,经一系列代谢反应生成磷酸戊糖等中间代谢物,然后再重新进入糖氧化分解代谢途径的一条旁路代谢途径。

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异生作用。 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是指细胞在乏氧条件下细胞质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

生物氧化(bioblogical oxidation):是指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在生物活细胞内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分解作用,最终生成H2O和CO2,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是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原子,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因此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磷氧化P/O值:是指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mol数,即生成ATP的mol数。 能荷(energy charge):细胞内的能量状态取决于ATP、ADP及AMP的相对浓度。贮存在腺苷酸体系的总能量与其中的焦磷酸基的数目成正比。

必需脂酸(essential fatty acid):机体需要但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植物油中摄取的脂酸。

脂肪动员: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的脂肪酸及甘油,并释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脂酸的β-氧化(四个过程):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β-碳原子发生氧化,碳链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发生断裂,每次均生成一个含二碳单位的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两个二碳单位的脂肪酸,如此不断重复的氧化过程称为脂

肪酸的β-氧化。

酮体:是脂酸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是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植物所特有的乙醛酸循环体中进行的。

ACP:脂肪酸在合成过程中所需的一个特殊的载体即酰基载体蛋白。 柠檬酸穿梭(citriate shuttle):是指线粒体内的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然后经内膜上的三羧酸载体运至胞液中,在柠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需消耗ATP将柠檬酸裂解回草酰乙酸和乙酰CoA,后者就可以用于脂肪酸合成,而草酰乙酸经还原后再氧化脱羧成丙酮酸,丙酮酸经内膜载体运回线粒体,丙酮酸在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这样就可以又一次参与转运乙酰CoA的循环。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deamination):指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相应α-酮酸的过程。 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脱去α-氨基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另一种α-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 转氨酶(transaminase):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促进转氨基作用的一种酶

联合脱氨基作用(transdeamination):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进行的脱氨基作用方式。

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生成酪氨酸,大量苯丙氨酸脱氨后生成苯丙酮酸,随尿排出而患病,儿童患者可出现先天性痴呆。

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机体从食物中摄入氮与排泄氮之间的关系。 生糖氨基酸(glycogenic amino acid):经代谢能产生葡萄糖和糖原的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ketogenic amino acid):经过代谢能产生酮体的氨基酸。 从头合成:从最原始的原料合成生物分子的反应过程。 补救合成途径:将已分解的生物体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利用,再次进行该物质的生物合成的一个途径。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分别以亲代DNA的两条单链为模板进行复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复制子:基因组中能单独进行复制的单位。每个起始点到终止点的区域为一个复制子。

复制叉:复制时,解链酶等先将DNA的一段双链解开,形成复制点,这个复制点的形状象一个叉子。

前导链:在DNA复制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解链方向)一致并连续合成的链为前导链。

滞后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再连成一条完整DNA的链,为滞后链。 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RT):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称为逆转录。

重组修复:损伤的DNA片段仍可进行复制,但子链中在损伤的对应部位出现缺口。复制后通过姐妹链交换从完整的亲代链上把相应碱基顺序的片段移至子代链缺口处,使之成为完整的分子。亲链上的缺口由聚合酶I和连接酶填补完整。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