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妥善应对网络舆情

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妥善应对网络舆情

当今社会,网络媒体的成熟使得舆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网络传播的巨大威力已经有目共睹,网络成为各种社会舆论生成的最重要载体,甚至影响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展和走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妥善应对网络舆情,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就成了当务之急。应将工作的中心围绕着“提升处臵能力、迅速化解危机、树立良好形象”这一目标,全面建立完善网络舆情汇集预警、监测应对、反馈沟通三大机制,全力推进网络舆情工作。 一、 网络舆情现状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已增至38.3%。其中手机网民达3.56亿人,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博客用户达3.18亿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62.1%;微博客用户数近2.5亿人,比2010年暴涨近300%,成为引爆舆论的最重要平台。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我市约有网民近百万人。这些网民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正在读书的中学生。随着网络的发展,中学生上网冲浪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时尚潮流的东西喜欢先试为快。对于手机上网浏览或收发电子邮件等新鲜事物,他们并不陌生。但少年人无忧贪玩的本性使他们的网上活动还主要集中在聊天和玩游戏上。

1

(二)是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世界遨游,他们从网上获取信息,包括看新闻、使用搜索引擎、下载软件,与朋友交流。

(三)是已经工作有较高收入的网民。这一族群的网民大多是高学历或高收入的事业有成者,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68%,他们的平均年龄约32岁,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精英分子,网络早已成为他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网上浏览新闻、使用搜索引擎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比例都高达70%以上,而其他娱乐类活动如聊天、玩游戏的频率则明显偏低。

(四)是已经工作但学历和收入都较低的网民。年龄在16到25岁者。这类网民在服务行业工作的比例占到1/3,但是他们年轻、有激情、也爱玩,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发短信这些时尚且娱乐性很强的活动使他们长时间地沉迷于网上。

(五)是学历不低、收入中等,多集中在机关、较大企业和科教文卫系统工作的网民。这类网民平均年龄33岁。他们有较为紧张的工作,上网也与工作有较紧密的联系。上网阅读新闻、发电子邮件、聊天为多,也多有登录博客、论坛、上网发帖,阐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这类网民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

总之,这五类网民都体现出以下特点:①总体来说,年轻人占绝大部分;②文化程度、个人素质参差不齐;③记性好,想象力、创造力丰富;④部分网民喜欢跟风,人云亦云;⑤少部分网民思想偏激,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情绪。⑥对热点事件的参与性比较强。

2

针对这种形势,如何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积极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也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做好舆情工作的现实意义

当前社会正处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切实提高网络管控能力以及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做好舆情信息工作能使我们更加准确、更加及时、更加全面地掌握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了解民心所向、基层所需、群众所想,进而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和重要的决策依据。

如:2011年3月,南京地铁建设砍迁梧桐一事引起了南京市民的集体忧思,包括黄健翔、孟非在内的南京市民或曾在南京生活过的外地名人,或利用微博号召,或为梧桐树绑上绿丝带,发起了一场声势颇为浩大的“拯救南京梧桐树”运动,媒体新闻又将此事扩大化至全国性关注。针对此事,南京市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民意沟通,3月17日,南京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承诺市政建设“原则上工程让树,不得砍树”,网民对此处理结果普遍表示满意。

在此次“梧桐让路”事件中,民众和政府取得了双赢。在“麦克风时代”能够把握舆论话语权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在 “梧桐让路”事件中南京市政府正是尊重了这一媒体规律。南京市政府利用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