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空间
作者:种筱娜 李宁
来源:《今传媒》2013年第07期
摘要:新世纪,新媒体的发展崭露头角,对传统的大众媒体的市场份额开始产生冲击。这种冲击建立在大众传媒自身的缺陷上,也建立在新媒体自身的优势上。然而,新媒体对于大众媒体的冲击并不是单向的,也不应该是一种恶性的冲击,二者在新的时代应该相互配合,实现优势互补,扩大整个传媒行业的蛋糕,而后合理分配。本文通过尝试分析中国大众传媒存在的现实困境与新媒体的优势,明确二者各自的优缺点,分析认为二者如果要取得良好的市场效益,应采取合作的方式。
关键词:大众传媒;新媒体;市场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018-02
目前,中国以报纸、电台、电视为中心的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传媒经济中依旧占据大部分的份额,同时大众传媒也依赖着自身巨大的份额开始尝试不同的经营模式、资金融合等内容,大胆地通过市场经济需要的资本市场规则、管理规则等进行一些调整。然而,纵使这些调整正在进行,大众传媒的优势依旧强劲,但在中国的大众传媒迎接新媒体的冲击时,其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的现实状况已不容忽视,一些传统媒体如南方传媒“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媒体发展新态势,南方传媒在努力发展传统媒体的同时,通过优化组合和资源整合,积极开展媒体的转型发展”[1]。可以说,在现如今的显示环境里,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原有传媒格局里的“元老”必须思考如何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认真应对问题,仔细忖度如何处理各类媒体之间的关系、格局和未来的分工等等。
一、大众传媒:难以迅速扩张的困境
没有哪一种产业可以长期的维持一种发展模式、一种发展状态,市场经济下的产业必定面临着竞争、破产、兼并等各种经济现象。如今的中国大众传媒,面临着诸多限制其发展的条件,如何进行资本市场的科学运作便是困境之一。在市场经济中,资本的不同运用,可以使得不同产业在运作中或不断地成熟,或并入其它产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在经济领域,没有资本谈不上扩张。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传媒产业方面的政策调整,允许一定形式下的传媒产业资金的融合,然而这些调整和举措距离经济活动中依照产业本身发展进行资金融通、产业调整等现实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的大众媒体纵使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得到部分支持发展的资金,但有更多的资金却也被政策挡在了门外。
除却资金进入中国大众传媒产业的困境之外,中国大众传媒产业领域对于市场经济的熟悉程度并不及其它产业对于经济规范的适应。中国的大众传媒产业的经营管理,存在着人才缺乏的现实状况。现实的中国大众传媒产业,存在着以一种传媒特殊视角来经营传媒产业的思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同时也有一种完全仿照其它产业经营管理大众传媒的视角。两种视角的管理模式,均未能找到大众传媒产业的特殊性,无法使大众传媒产业更快的适应现实的经济发展要求和规则。第三个限制在于中国的大众传媒产业的经营模式依旧摆脱不了事业体制,管理理念更是没能够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接轨。
除却以上三种目前限制中国大众传媒迅速扩展的因素以外,还存在大众传媒自身以及之外的多种因素。这许多因素中,有一个特殊的因素,便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大众传媒产业生存空间的冲击。
二、新媒体:吞噬大众传媒的蛋糕
无可争议的现实是,融合了文字、音频、视频的新媒体在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地扩展,形成了巨大的市场效应。伴随着新媒体自身生存空间的不断延伸,新媒体在市场经济中所获取的利润和所分割的蛋糕份额日益对传统大众媒体产生威胁和冲击。新媒体的优势使其在时代的现实状况下,比传统的大众媒体更轻松地学会市场规则,利用市场的需求,提供符合市场的产品,并及时地整合各方资源,进行调整。简单地对促使新媒体不断扩大传媒产业蛋糕份额的因素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