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该公司先后实行了利改税、资产经营责任制、承包制、租赁制等,可以说在中国工业企业所曾经尝试过的各种改革方案,在该公司都有迹可循。80年代初期亦曾实行厂内银行制度,则年代初按照分权管理原则在各分厂实行责任会计制度。 主要采取横向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集团公司 利润中心 子公司 成本中心 投资中心 子公司 利润中心 成本中心 投资中心 利润中心 成本中心 投资中心 车 间 车 间 车 间 车 间 图1 华龙公司组织结构示意图 所属某子公司将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核算有机结合起来,以贯彻经济责任制要求。在责任成本结转上采用逐步结转法,特点是按计划单位成本或内部转账的协商成本转账,其成本差异在各步骤间分摊调整集中在公司完成。并在各成本中心的成本差异额称为内部利润,在已销商品和库存商品间分配,最后可按产品的计划成本构成进行成本还原。 采用此种方法其计算步骤为: 1.各责任中心按成本项目收集其实际费用发生额,编制费用分配表 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工具等费用项目应按实际消耗数量和计划价格计算(亦即通常所说的计划价格成本),因为上述各项价格差异非各生产步骤所能控制,也就没有必要将价格差异结转到该责任中心。人工成本可以按实际工资计算,也可以按实际工时、计划工资率计算的“计划价格成本”计算,应该采用哪种成本,要根据工资基金和职工人数的控制权来决定。如果在责任中心实行经营者能够选择符合自己经营意图劳动要素,提高企业 经营的效果,就可以不按计划价格成本计算,而应按实际成本计算;反之,则应按计划价格成本计算。其他间接性制造费应按实际发生数汇总。 按生产费用“实际”(有一部分是计划价格成本)发生额编制的费用分配汇总表是以本期投产量为基础的,为了确定本期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应将期末投产量为基础的,为了确定本期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应将期末在产品应负担的份额从各项费用分配汇总表中扣除。对于在产品成本的估价可参考传统的估价方法来进行,通常可按定额成本计算,一切成本差异都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各项费用分配汇总表的格式与一般生产费用分配表相同,只是不进行价格差异调整。现举曙光分厂第一车间“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如下,见表1,其他车间的各种费用分配表不再列示。 表1 曙光分厂第一车间材料分配汇总表 单位:元 材 料 名 称 A B C D E 合 在产品 成 本 结转完工 产品成本 产品甲(3800台) 单位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单价 0.2 0.1 0.9 0.8 消耗量 金额 产品乙(4000台) 消耗量 金额 产品丙(400台) 消耗量 金额 合 计 消耗量 金额 1400 000 280 000 1760 000 352 000 1065 000 213 000 4225 000 845 000 916 000 460 000 20 000 91 600 41 400 16 000 84 000 513 000 335 925 479 408 1320 000 132 000 1200 000 120 000 3436 000 343 600 42 000 21 200 37 800 16 960 176 000 714 760 101 880 612 880 48 000 18 000 43 200 14 400 115 460 506 060 14528 491 532 136 000 59 200 122 400 47 360 375 460 1733 820 150 000 1583 820 2.编制各费用项目的计划成本计算表 本表反映以实际产量为基础计算的计划成本或绩效预算成本,亦即厂部下达的成本控制指标。各费用项目计划成本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直接材料计划成本=∑ (计划单价×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实际产量) 直接人工计划成本=计划小时工资率×产品工时定额 =计划单价××实际产量 =+×实际产量 例如第一车间直接材料计划成本计算表,如表2所示: 表2 曙光分厂第一车间直接用材料消耗计划成本表 单位:元 合计 甲产品 (3 800台) 乙产品 (4 000台) 丙产品 (400台) 单台 成本 72.00 24.00 消耗 定额 360 240 总金额 273 600 91 000 单台 成本 80.00 31.00 消耗 定额 400 300 总金额 320 000 120 000 单台 成本 616.00 272.00 消耗 定额 3 080 2 772 总金额 246 400 108 800 消耗 总量 4200 000 3 200 000 计划成本 840 000 320 000 材 料 名 称 A B C D E 计划成 本合计 计划价 格合计 成 本 节约额 10.80 4.00 22.00 132.80 72.00 24.00 12 5 41 000 15 000 83 600 504 640 273 600 91 000 9.00 4.00 40.00 163.00 10 5 36 000 16 000 160 000 652 000 612 000 39 120 77.40 42.00 291.00 1 298.40 86 52.5 30 960 16 800 116 400 519 360 491 532 27 828 120 000 60 000 108 000 48 000 360 000 1 676 000 1 583 820 79 180 本表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应与成本计划保持一致,材料单价和单台金额都应与成本计划相同,只是各种产品的计划成本是按实际产量计算的。成本节约额是计划价格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亦即根据本表所计算的计划成本与“材料分配汇总表”所结转的产成品的计划价格成本来确定。 第一车间直接人工计划成本计算表如表3所示。 表3 曙光分厂第一车间直接人工计划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 生产班组 一 二 三 四 合 计 计划工资率 计划工资 实际工资 工资节约额 甲产品 (3 800台) 工时 计 划 定额 总工时 10 20 25 30 85 0.4 38 000 76 000 95 000 114 000 323 000 129 200 121 448 7 752 乙产品 (4 000台) 工时 计 划 定额 总工时 15 20 25 30 90 60 000 80 000 100 000 120 000 360 000 144 000 135 360 8 640 丙产品 (400台) 工时 计 划 定额 总工时 10 15 20 15 60 4 000 6 000 8 000 6 000 24 000 9 600 9 024 576 合计 计 划 总工时 102 000 162 000 203 000 240 000 707 000 282 800 265 832 16 968 本表上半部分是根据工时定额和实际产量表计算的计划总工时,并按计划小时工资率计算出计划工资总额,此项计划工资总额应和厂部(公司)下达的控制指标一致(控制指标应按产品单位工资含量确定)。实际工资应根据“实际工资汇总表”转入,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可按定额工时比例进行。计划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差额即为工资节约额,既包括效率差异(工时差),也包括责任中心的工资支付差异。 曙光分厂第一车间的其他直接费用(如燃料、动力费用等)的计划成本计算表如表4所示。 表4 曙光分厂第一车间燃料动力等其他直接费用计划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 合 计 甲产品 (3 800台) 乙产品 (4 000台) 丙产品 (400台) 项 目 燃料费 单价 消耗 定额 单位定 额成本 消耗 定额 单位定 额成本 消耗 定额 单位定 额成本 消耗 定额 单位定 额成本 原煤(T) 动力费 电(KWH) 专用工具费 专用模具费 计划单位成本 计划总成本 实际总成本 成本节约额 40元 0.06元 0.12 40 4.80 2.40 0.20 0.60 8.00 150 50 6.00 3.00 0.40 0.60 10.00 0.08 40 3.20 2.40 0.20 0.20 6.00 1 088 43 520 368 000 22 080 2 440 4 760 72 800 69 888 2 912 30 400 29 184 1 216 40 000 38 400 1 600 2 400 2 304 96 本表上半部分需要根据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计算其他直接费用的单位定额成本,然后综合表中各项费用的单位定额成本得到计划单位成本,再分别乘以产品产量,即得此类费用的计划总成本。实际总成本可以根据实际消耗量的计划价格成本来计算,在各种产品之间则按计划总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其他间接制造费用按照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编制绩效预算,也就是根据各项费用的固定费用预算和单台变动费率(如果变动费率是按工时确定的,应折合为单台计算)乘以实际完成的产量求得的各项费用的变动费。把固定费用预算和变动费用预算相加即为各种产品的绩效预算。第一车间其他间接费用绩效预算表如表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