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宗谱源流序

方氏宗谱源流序

余家居松,肇自前始祖远公。祖以诗举唐开元进士第一,供奉翰林,预策范阳兵反,迕元宗旨,出为宿松令。永王兵起,以草檄挟李太白。太白逃松,祖奇其才,不为引嫌,相与唱和,又筑台读书。王闻而侦之,祖几不免,乃自弃官,聚沙为陂,种竹为素业,凿清风石为丹穴托导,引以自晦。及肃宗,用郭子仪言,还太白,思祖先,几有知鑑,将召而用之,老矣,遂世为松人。按初谱云:唐季宿松人周本封西平王,归拜远公墓,曰:“惠政在民,明哲保身,吾师也。”用是,知家世在松无疑。初谱成于五代周,距唐视今未远,而其言已如此则由今而溯唐以来之世次,抑又难矣。惟二十四世祖广,为周世宗河南行军总管,徙家于官,因为河南人。自是在宋以制科显者,相望于册,此则金陵燕台分谱并载,良不虚也。国初,河南祖克,以钦天监官而痛建文诸臣纷更祖制,极谏不听,靖难入兵,死之。当是时,方氏聚京师者三:一从文皇帝而北;一南留;一今始祖妙兴也。悲父殉节,不忍仕,与妙忠、妙清由河南簝箬湾足迹半天下,憩于松,登远公所筑读书台,读太白赠夫子理宿松“清风遍古今”之句,曰:“吾祖也。”因访沙陂,又得太白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之诗于水中石上,曰:“吾家也。”此行,天授耶?买白浒山田,依素业读书台而居焉。久之以蕃,析凿山之麓、殷葛山之原、东察院之右,犹与浒山棋布。珂祖、鑑祖恣意耕渔,别业竹墩。尤丽安祖、碧祖,爰拓先绪。于正统建元之明年,卜居治南秀河之阳,是为今宅。而浒山初田,竟属所亲杨氏,留者兴祖墓山坝树而已。时则有忠祖裔钦祖者,荫官灵台,精天文舆地要害,数从征讨,被恩赏,得赠父宽如其官。墓在治北城门冲五里墩,近为张氏侵半,而敕命碑志凛凛存焉。伯祖楷登正德甲戌进士,授户

部主事,历升郎中。又分移治西税课局左,今其址为王氏有,而方家塘则至今呼之未改也。嗣是,我政祖、敏祖,实为兴祖力孙,以古文词树帜邑庠与乡贡进士。伯祖骥与修邑乘,所著方氏谱续,水于嘉靖之三十二年,而两京河南之传湮。有叔祖二翁者,瞽而忆于事,口授余祖,祖授余父。父笃孝,追前碑,著白浒山、潜佳山、横山,功在列祖为多。与伯仁、叔善,叔德告今 博士楫公曰:后世有道德文章显于天下,思原原本本,其道无由。祖曰:明其识之,以贞于珉,不肖拜奉慈命。深维祖述莫能,所可梗概唯是。盖清祖晚遇异术土人,祠为神,其远公遗意与?忠祖派多仕显,振蹶殊不常。兴祖秉礼教,尚节俭,黜佛巫,孝义旌门閭,耋杖辉尊俎,名理表儒绅,忠廉扬仕籍,芳声浃于兹,泽为蕃 上下千百年间,感慨系之矣。后人其思益修励,大有光于前人也哉!

万历四十六年岁次戊午由丙午,乙榜任太平府训导八世孙际明谨撰。

注释:

① 松:指宿松。②肇:开始。③远公:闾丘方远(?~902)《中国道教》说闾丘方远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字大方,舒州宿松(今属安徽)人。《安庆府志》认为闾丘和方远不是同一个人。《方氏宗谱》认为闾丘和方远不仅是同一人,生活在唐玄宗时代。④.范阳兵反:指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的安史之乱。⑤迕元宗旨:迕,不顺从,违背。元宗,应为玄宗,即唐玄宗。⑥永王兵起:永王,玄宗之子,肃宗之弟李磷,总领四道节度都使,镇守江陵。安史之乱,起兵反唐。诗人李白应邀入幕,写了《永王东巡歌》的诗。李磷兵败,李白被流放夜郎。⑦引嫌:引,离开。嫌,嫌弃。引嫌,离弃。⑧侦:侦察,探听。⑨陂:池塘的岸。⑩素业:清白的操守。 11自晦:自隐其能,不使声名彰显。12肃宗:唐肃宗李亨。13.郭子仪: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14唐季:唐朝末年。季,最末。15五代周:应为五代时期的后周。16周世宗:即五代后周世宗柴荣。 17克:克生五子,妙隆、妙昌、妙兴、妙忠、妙清18建文:明惠帝年号。19.靖难入兵:指“靖难之役”。明太祖死后,孙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20.文皇帝:永乐皇帝朱棣的谥号国初:指明朝初年。 21白浒山:地名,在宿松县境内。22析凿:应为析爨,爨,(音cuùn)烧火做饭,析爨即分家。23.殷:富裕,殷实。24珂祖:妙兴之下四世祖,政公之子。25鉴公:妙兴之下五世祖:珂公之子. 26别业: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别墅,称为别业。27竹墩:地名,在宿松县境内。28丽:附着。安祖:妙兴之子,二世祖安公。 29碧祖:妙兴之次子碧公。30爰:于是。31正统建元之明年:即明英宗正统二年,即公元1437年。32卜居:选择居住地点。33钦祖:妙兴之下三世祖,字世珠,二世祖宽公之子。

34荫官:凭上代功勋而获得的官职。灵台:陕西省灵台县。35宽:二世祖宽公,妙忠之长子。字本轶。36.楷:四世祖楷公,钦公长子字如范。 37.正德甲戌:明武宗正德九年,即公元1514年。38政祖:三世祖,字惟先,工古文词,参与县志编修。二世祖安公之子。39敏祖:政祖之弟,邑庠生,有文名。参与县志编修。 40骥:三世祖骥公。41邑乘:县志,地方志。42传湮:埋没,湮灭。43二翁:六世祖行二翁,昆公之子。44祖:六世祖柏公,字近溪,五世祖鈺公之子。45父:际明之父,七世祖信友公,柏公次子,字任轩,邑庠生,以孝文明乡里。 46楫公:六世祖。五世祖鉴公长子,博士。47振蹶:兴盛与挫折。48门閭:门庭。49耋杖:指老年人。50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此指宴席。51儒绅:指官宦。52绳祖武:即成语“绳其祖武”。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53万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9年。 54际明:八世祖,字奉严,号钟山,邑庠生,太平府训导。七世祖信公之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