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教案

《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教案

教学目标:

①认知领域:通过欣赏外国古今肖像画经典代表作,使学生对外国肖像画艺术发展的沿革变化、风格流派形成初步认识。能进一步对肖像画创作基本要素、形式、法则、表现语言有所认识。

②技能领域:通过欣赏、阅读、讨论,让学生动起来,发现和认识肖像画的艺术美、并能用语言(文字)来评述作品。

③情感领域:通过欣赏、感受外国肖像画的艺术美,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并能理解、接纳人类文明史上丰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以赏析外国古今肖像画作品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对外国肖像画艺术的发展、演变、重要画家、经典代表作有所了解,并能从中获得对肖像艺术欣赏的审美享受。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用发展、辩证的眼光来理解、接纳外国肖像画艺术随时代变化所表现的各种形式、风格。并且学会课后自行拓展,开拓创造性思维。

课前准备:

课件,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授课

1、分析具体绘画作品,体会不同时期肖像绘画的作用。

在照相技术诞生以前,要记录一个人物的相貌,除了文字,绘画是最直观的方法。 ①观察作品《少女肖像》,分析其中的有形和无形的因素。

通过绘画,我们可以明了少女美丽的容貌、矜持的神态和不凡的气质;而无形的因素就通过道具展示给了我们:手中的书本向我们展示了少女的上流社会的身份,因为当时读书是一种高尚的娱乐。我们可以推断出肖像画最早的

作用:记录上层社会人物的样貌。

②观察作品《蒙娜丽莎》,分析肖像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作用 教师介绍中世纪绘画的选材特点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改进,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歌颂“人”的价值的原因。

从几个相关故事了解绘画:a画面中蒙娜丽莎的身份以及“神秘微笑”的来由(弗洛伦撒贵族夫人、丧子之痛),b达芬奇自画像之谜(达芬奇的身世及创作意图),c无形因素的体现(“无眉”之美)。通过分析和理解,对肖像画早期的作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③观察作品《雅典学院》和《达芬奇自画像》,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群像画)的作用

教师介绍画面的构成和主要人物,学生讨论分析画面的主要内容,猜测画家自画像所在的位置。通过分析,得出群像画的作用:进行加工和创作,表达对先贤的崇敬和对自己的肯定。 随着时间推移,继续欣赏和分析作品

2、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延续

观察作品《马拉之死》。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讨论题“我是侦探”:马拉是怎么死的?你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阅读文字介绍,找出答案。教师介绍作者大卫所处的艺术创作年代,提出“新古典主义”的绘画流派,根据绘画得出肖像画另外一个重要作用:记录历史事件的发生。

3、问题:肖像绘画和照片的异同之处 同:记录人物样貌;

异:照片还原真实,肖像绘画可以艺术加工,表达个人情感。 提醒学生注意:变化就要来了!

观察近现代肖像绘画作品,分析各种不同的作品给人的感受19世纪之后,照相技术诞生,肖像绘画是否就此推出历史舞台呢?肖像画家们开始做更新的尝试,可是初期的尝试往往以失败告终,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真正优秀的革新总会被我们肯定。

①观察梵高的系列自画像,了解一位悲情的艺术天才。

教师同时展示梵高的照片和自画像,请学生说说画的像不像。教师展示梵高的多幅自画像,学生们自由观察,说说哪里比较像,那里不像,教师重点引导颜色、笔触的那个几个方面的观察。

学生观察得出:颜色不同,但色彩感觉都很浓烈,笔触流动感强,线条简短粗犷。 回顾梵高悲情的人生,学生从侧面了解肖像绘画革新初期的艰难,指出梵高的个人性格(外冷内热,不善沟通),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个人情感。

②观察作品《带帽的芙劳》和《女子像》,感受“变形的忧伤”许多画家的绘画无不带

着浓烈的个人特色,莫迪里阿尼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人物。观察莫迪里阿尼的不同作品,归纳其绘画特征(长长的脸型和四肢,刻意夸张脖子和身体的长度等)。画面中似乎都带有一丝悲伤。解释画家关注人物特殊情绪的表达。

③观察作品《朵拉玛尔的肖像》和课外作品《哭泣的女人》,体会更为个性的立体主义绘画。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做了更远的尝试,欣赏和观察立体主义绘画,说说其特色(不求形似、夸张等)。教师讲解分析立体主义的结构原理。

4、传统与现代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比较伦勃朗的《自画像》和莫迪里阿尼的《女子肖像》,体会其中相似的情绪。 问题:近现代的肖像绘画和传统的肖像绘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更喜欢哪种? 传统追求写实,近现代追求个人特色和情感宣泄。 5、小结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