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课文全文)(1)指名学生回答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篇文言文) (2)这篇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全文节奏划分)先师范读,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3)上学期我们学过文言文《古人谈读书》,回忆一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文言文学习的?(结合注释、插图、上下文理解,猜读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刚刚大家说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弄懂《自相矛盾》的大概意思。(学生边读边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4.小组讨论交流文言文《自相矛盾》的大意。(学生自由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

6.谁能连贯地说一说《自相矛盾》的大意?(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穿透!”集市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

7.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矛”和“誉”。(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汉字,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板块三 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教师引导: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瞧,这个楚国人在干什么呢?(这个

楚国人在卖盾与矛)

课件出示: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教师:这句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课件。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教师:读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3.谁来帮帮这个楚人,帮他吆喝吆喝生意。(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读,再全班齐读)

5

4.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没有)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

课件出示: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3)假如你是一位孩子,你会说:叔叔——(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4)假如你是一位中年人,你会说:兄弟——(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假如你是一位老人,你会说:年轻人——(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那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又是什么反应呢? 课件出示: 其人弗能应也。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6.这件事引发了人们什么样的议论? 课件出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谈谈自己的理解。

(2)指名学生读最后一句文言文,再齐读。 7.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 8.全班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2题而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2.通过说、问、演、练等活动,学生在了解故事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6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讲述故事,感悟寓意

1.谈话导入。

师:今天你们来给我当当小老师好不好?我来说一句话,你们听一听,再评一评。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下了场滂沱大雨。(这句话前面说阳光明媚,后面又说滂沱大雨,这是自相矛盾)

2.自相矛盾就是一个人说话或行动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说话做事皆应三思而后行)

4.四人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每小组选一个讲得最好的代表上台讲故事) 5.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3题而设计。

板块二 对比阅读,活学活用

1. 老师在一本寓言故事书上,看到了一篇这样的《自相矛盾》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你们是喜欢文言文的《自相矛盾》,还是喜欢现代文的《自相矛盾》?(学生畅所欲言) 3.师小结:文言文短小精悍,但难懂;现代文通俗易懂,但篇幅较长。 4.这篇文言文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写的。(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5.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相隔几千年的文言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至今仍让人受益无穷。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6.这个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不能)谁来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了?(这个人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一致,做生意要实事求是,讲诚信)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版本和现代文版本的对比阅读,学生了解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韩非子,明白一个人的思维的重要性。

板块三 联系实际,感悟寓意

7

1.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戳破

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戳破!”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这时那个人是什么反应?(那个人哑口无言)课文是怎么说的?(其人弗能应也)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这个人说的话前后抵触,不一致,无法自圆其说) 3.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指名学生说)

4.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情很多,为了避免自相矛盾的事情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5.今天我们学习了文言文《自相矛盾》,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文言文的?(先把文言文读通读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最后做到熟读成诵)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读懂了文言文《自相矛盾》的意思,领略了古代文言文的独特韵味。这篇文言文语言凝练,只用71个字,就让我们逛了逛古代的集市,了解了一个引人发笑的楚人,知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今后说话、做事不要像这位楚国人一样自相矛盾!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学生自由畅谈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今后学生自学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寓言导入,激发兴趣。

激情导入,通过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

2.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