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粤教版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2)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三步走”战略。 2、能力目标

(1)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 (2)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经济案例的能力。

(3)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三步走”“总体小康”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 (4)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水平的现状,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同时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 教学重点

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教学难点

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2、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3、先富和共富。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用《春天的故事》视频导入并提问:“改革起步于哪一年?谁被誉为总设计师?”由此引出“改革的起步”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2、国情导读 (1)通过讲解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历程(板书)

1、改革的起步

2、十二大明确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

3、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正式确定,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得出。

二、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板书) (3)组织学生讨论。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板书)

3、以“阅读与感悟”的两个材料为切入点,让学生讨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小康概念的萌生,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正确认识小康社会。

4、课堂小结

加深学生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 5、课后活动

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调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小康社会,为上第3课时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同学打开课本看表格材料,思考:这些人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我们知道获得财富的途径或源泉很多,如何才能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造福于人民呢?

二、学习新课

1、引出“四个尊重”概念:让学生阅读海尔的案例讨论海尔成功的原因,引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四个尊重”方针提出的背景——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学和国家提出。

3、引导学生理解“四个尊重”之间的关系。

4、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四个尊重”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对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的意义。

5、老师通过让学生思考“贯彻 ‘四个尊重’方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思考和尊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

三、布置作业

学生做“调查与分析”。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呈现生活中的各种画面,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教师引导分析,引出课题《走向小康》

二、新课教学 环节一:感受小康

学生谈小康:你是怎样看待小康生活。提示学生从自己的身边 所发生的变化如、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所起。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简单的评价后作总结。从衣食住行看小康:

1、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2、精起来的饮食 3、大起来的住房 4、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5、鼓起来的钱袋子 6、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这些成就是党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的。到20世纪末,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环节二:解读小康

什么是小康?小康的演变经历了哪些过程?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的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引导学生阅读41-44页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并分别抽学生回答,教师评定并总结,要求学生了解掌握。

引导学生分析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并填写下列内容: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时间 目标 抽一位学生上黑板填写,教师巡视其余同学的填写情况。教师评定并作分析,特别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