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数学课堂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 ——结题报告

伏红旗 聂银梅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在课堂上常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同学正在发言,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叫着“老师!老师!我、我、 我……”不顾别人还没有把话说完就插嘴,这就是孩子没有良好倾听习惯的表现,吵吵嚷嚷的课堂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情绪、学生听课、发言的兴致。目前大多数学生在这方面习惯还没养成,表现出:插话、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意见或建议,有的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听老师或同伴讲话等等。大家都获有所共识,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直接影响集体活动的组织、学习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自我发展等,也成了课堂效率低、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多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中,倾听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孩子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伴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一环。

“学会倾听”也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对于刚进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可塑性大,这时期通过有效的措施,很容易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就不必时刻盯着是谁打破了课堂平静,破坏了课堂安宁,而把精力转移到观察学生表现、倾听学生心声、参与学生交谈中去。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让学生学会在倾听中尊重,学会在倾听中思考,学会在倾听中反思,提高学习的效益效率。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小学倾听习惯实践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主要过程

准备了解→实施训练→监督持行→评价提升

(一)准备了解:观察课堂倾听表象,调查了解,与家长沟通,明确学生倾听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课堂观察,进行总结交流,发现以下不良倾听习惯。

1、插嘴现象。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非他先发言不可。

2、神不守舍现象。坐姿端正,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让他们回答问题或是读书,便会出现不知所然的现象。老师还以为他很用心在听课,其实不然,这就是“假”听

3、“小动作”现象。课堂上的知识对这些孩子没有吸引力,于是,他们会在课堂上为自己找事做:一截铅笔头或者一片纸屑、一块橡皮会让他们玩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或者东张西望,或者和别的小朋友偷偷地玩耍等,这些都是孩子没有认真倾听的表现。

4、啃咬东西现象。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渐渐养成了“啃咬手指或其它东西”的行为习惯。这既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是孩子产生倾听障碍的表现。

5、品评与组合差现象。学生对别人的回答进行品评,并且使之与自己的想法进行组合,得出较好的观点,这直接体现了倾听者的倾听能力强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虽然学生发言很踊跃,但他们从不关心

别人的发言,只是各抒己见。由此看出,学生并没有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通常学生只表述自己的想法,也没有寻找、挖掘别人发言中的闪光点,组合别人及自己的观点便更无从谈起。

6、搞笑现象。同学之间说小话,相互搞笑,把自我臵之与课堂外,忘乎所以。

●编制表格,了解情况。

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倾听情况,了解家长对孩子课堂上倾听要求,以确定实验开展的价值性、科学性,我们编制了“数学课堂倾听习惯调查表”。(见附表1)

通过调查反映出:(1)家长非常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2)学生的倾听情况可以分为三类:认真倾听型,有时认真倾听型,不认真倾听型。在一个班级中,认真倾听型和不认真倾听型大概各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他三份之二的学生基本上都属于有时认真倾听型。

家长留言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可是有些习惯却不好,如大人说话时常插嘴,不能认真仔细地听等等,罗龙熙时常有这种习惯,请老师好好管教。

——杨沐阳家长 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应让孩子懂得在听故事、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且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