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阶段:研究已有相关文献中对师生课堂互动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了解课堂师生互动的本质和影响因素,进而确定本研究的维度。

第二阶段: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课堂观察,通过随堂听课真实感受解小学教师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透析师生课堂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是深入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进而更深入的了解小学教师语文课

堂互动问题存在的根源弥补课堂现场观察所获资料的缺陷,内容包括师生课堂师生互动的类型、师生课堂互动的对象、师生课堂互动时间等等。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剖析小学语文初任教师课堂互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课堂观察、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在分析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最后对如何提高初任教师课堂师生互动水平进行深入研究。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围绕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这一课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鉴别和整理,提炼有用信息,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全面准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度,确立研究目标和任务,制定实施方案。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下学生语文课堂互动状态,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使课题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和步骤,提出有效的研究策略。

(3)经验总结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条件下,把已有的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作为研究内容,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联系和规律,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我们将举行课题研讨会、经验分享会,通过撰写论文、案例分析、教后反思等形式,互相启发,总结成功经验,在交流中碰撞,在分享中提高。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环节。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以“行动”促进研究。

五、预期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预期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报告

有关系列现场、汇报课及相关研究成果录像等

教案、随笔集、论文集 结题报告 现场及有关资料

2017.10 2017.3 2017.5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围绕笨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

围绕本课题,我们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实际教学进行了学习研究整理,提出了我们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的有关认识和概念界定。我们已经着手进行全体语文老师参与的课题研究培训,对构建互动良好的语文课堂课堂做了一定的尝试。

2.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制度保障: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为“学习、设计、实践、反思、重建”,启动“八个一”工程,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订好一份阶段性研究计划、做好一次专题汇报、搞好一次教研活动、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展示一次研究成果、建立一个电子资料库,每位课题组成员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和提供一个教学案例,每学年每个课题组成员发表或获奖一篇研究论文,学校教科室将严格按照“八个一”要求定期组织验收。

经费时间保障:学校为教师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时间、政策及其他条件的保证。每学年学校提供0.5万元,保证所需的各项费用,提供所需的各种设备。

研究资料获得:学校每个办公室都有2—3台教师电脑,老师可随时上网查找资料,观看优秀课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