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家乡孩子的信
亲爱的同学们:
??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四十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2[①这段话让你感受到什么?]
段导读:面对孩子们的一大堆信,巴金感到很温暖。
??有病,写字困难,捏着笔,手不听指挥。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辜(ɡū)负你们的好意,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失望,我终于拿起笔。3[②“无论如何”和两个“不能”写出了什么?]
段导读:巴金克服写字困难,拿笔回信。
??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③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4并不是我不愿意去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声音,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一次长途的旅行,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5[④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巴金因为体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回乡,只好用写信代替见面。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针对来信,巴金克服写字困难给家乡的孩子们回信。
6??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⑤这句话表现了什么?]我写作,不是我有才
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7[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⑦怎样理解这个句子?]8有人问我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我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⑧这几句话写出了什么?]9
段导读:巴金认为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但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⑨这句话写出了什么?]10 段导读:巴金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针对孩子们来信的问题,巴金作了回答,讲明了生命的意义。
??爱的家乡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⑩这句话有什么作用?]11你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 1
知识点详解 ?
2
①巴金收到了很多信,说明孩子们想念他、爱戴他。孩子们的信让巴金感到温暖,说明巴金对孩子们的爱是非 ②巴金为了给孩子们写信,克服了很大的困难,表现了巴金对孩子们真挚的爱。 ③可以看出巴金十分平易近人。
④从两个“多么”可以看出巴金十分想见孩子们,但遗憾的是他的体力和精力不允许。
⑤表现了巴金的谦虚,从“不要、只”看出巴金把自己的荣誉、成功看得很淡,希望孩子们像对待普通人一样看 ⑥从中可以看出巴金是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他是用自己的爱在创作。
⑦“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是说人活着就要给社会增添一点光彩,点明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
⑨写出了巴金珍惜生活,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常真挚的。
3456
待自己,让人感到和蔼可亲。
78
道理。从中可以看出巴金不断追求、把一切献给人民的精神,表达了他对家乡孩子的关心、爱护之情。
9
⑧写出了巴金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这里的“开花”是指人生放出光彩。
10
你们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段导读:巴金希望家乡的孩子们爱惜时间,好好学习。 ??真诚地祝福你们。12[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巴金对孩子们的希望,表达了对孩子们的祝愿。 巴金 1991年5月15日
13
信
??学会了写信, 用笔和纸,
用手和心。14[①“心”指什么?] 我多么想写啊,
写许多许多的信——[②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第1小节):告诉人们写信用纸和笔,用手和心。15
??雏(chú)鸟给妈妈写, 让妈妈快回巢,
天已经黄昏。16[③“快回巢”一词表达了什么?] 节导读:替雏鸟给妈妈写信。 ??花朵给蜜蜂写, 赶快来采蜜,
花已姹(chà)紫嫣(yān)红。[④“赶快”一词表达了什么?]17 节导读:替花朵给蜜蜂写信。 ??大海给小船写, 快去航海吧,
18
海上风平浪静。[⑤“快”表达了什么?]
节导读:替大海给小船写信。 ??云给云写, 愿变成绵绵春雨;
11121314
⑩语气转变,从谈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转向对孩子们的羡慕,自然地提出希望。 这句话是信结束时的祝福语,表达了巴金对家乡孩子们深深的祝福。
知识点详解 ?
①所谓的“心”就是自己真挚的情感。
④表达了花朵对蜜蜂的企盼。
⑤表达了大海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大海对小船的关爱。
②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引起下文。
1516
③表达了雏鸟对妈妈的爱。
1718
替树给树写,19
愿连成无边的森林。[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愿?] 节导读:替云给云写,替树给树写。
第二部分(第2~5小节):替不同的对象写信,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20
??自己, 我也要 写一封封信; 让自己的心, 和别人的心,
贴得紧紧,紧紧……21[⑦本节有什么特点?]
第三部分(第6小节):与第1节相呼应,给自己写一封封信,使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
22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23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①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我国
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记起以前经历24的许多事儿。[②这几句话介绍了什么内容?]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25[③“现在……还用……”说明了什么?]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
26
[④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什么?]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
他们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27
",不但如此,在创造文字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⑤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个样,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⑥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192021
⑥愿绵绵春雨滋润大地,愿棵棵大树连成森林。
⑦从大自然回到自己。“我”不仅呼唤大自然的和谐,也呼唤人与人的和谐。只有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 知识点详解 ?
①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②具体清晰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 ③说明“结绳记事”的作用,也说明这些民族十分落后。 ④通过和“结绳记事”比较,指出了“贝壳记事”的优点。
⑤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的记事过渡到通信。
“紧紧,紧紧”,整个社会才会和谐。
222324252627
?譬(pì):比喻;打比方。
?宣战书:是一国对他国宣布开始处于战争状态的通知或宣告性文书。 ⑥介绍人们用不同的东西表示不同的通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