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导学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八年级 班 姓名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没量平均速度 2.能联系实际运用速度公式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实验探究中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以平均速度较深入的理解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测速度的实验过程中,能按要求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有用平均速度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3.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

? 难点:如何准确地测量出小车的运动时间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等)。 ? 课前导学(注意:在教材上先勾划再填写,课前一定完成且交组长批阅检查)

1.从公式v?s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 和所用的 ,再利用公式就可以t测出物体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

3.测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了准确的测出时间,斜面的坡度应较 (填“大”或“小”),否则会导致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 教学过程 ? 实验探究

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关平均速度的例题。

例题:小明家距学校1080m,小明从家到校门要走15min,那么,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第 1 页 共 1 页

八年级物理(上)导学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2.根据例题总结测平均速度的方法:必须测出 和 两个物理量,再利用实验原理 计算出平均速度。 ? 合作探究

【思考】

1、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

2、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 3、如何测量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科学探究的环节: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提出问题】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s t实验器材:刻度尺 停表 小车 斜面 金属片 实验方法:小车通过的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 【开始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写在下表中:

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m.s -1S1= S2= S3= t1= t2= t3= v1= v2= v3=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分析与论证】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正确理解平均速度:

在物理学中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时,为什么要指出是哪一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因为平均速度是对应某段路程存在的过程量,即在此段路程粗略表示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第 2 页 共 2 页

八年级物理(上)导学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 课堂练习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测量 。若停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合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3.为了测量小车通过斜面的平均速度,对斜面的选择和安装,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 A.选择较短的斜面,且保持较陡的坡度 B.选择较长的斜面,且保持较陡的坡度 C.选择较短的斜面,且保持较缓的坡度 D.选择较长的斜面,且保持较缓的坡度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时“小时:分:秒”)。

⑴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⑵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⑶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tBC= S,vAC= m/s。 ⑷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

度vAC偏 (填“大”或“小”)。

第 3 页 共 3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