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训诂,什么是训诂学?
“训”指字义和句意,如张揖《杂字》:“训者,谓字有意义也”;“诂”指古代语言。“训诂”就是解释,用语言解释语言。具体说,训诂一词义的解释为核心内容,它所解释的不限古语和方言,凡是有碍于人们读懂古书的语言所能代表的内容实质、语言所具有的表达形式,它都要分析解释。总之,对古代文献语言进行分析解释的工作就叫做“训诂”。
“训诂学”就是研究用语言解释语言的规律的科学。它是以训诂为研究对象,阐明训诂的法式,义例(即训诂的方法、方式、原理、原则),研究正确分析语言、解释语言规律的一门学问。训诂学的任务就是总结前人训诂实践的经验教训,提出训诂的原则和方法,研究语言的正当明确的分析解释,借以推究其正当明确的由来,因而得其正当明确的运用,求得语言文字的系统与根源,帮助人们掌握训诂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从而完全确切地了解古代文献的语言。
2、训诂学在古代文献的学习研究中有什么功用? (1)、指导古代作品的阅读与教学。不仅有助于从理论方面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中文教学,还可以指出前人注释错误的地方,知其非并知其所以非。 如:苛政猛于虎也。(柳宗元《捕蛇者说》) 这句话中的“政”并不是指“统治”,而是“征”的通假字,指赋税。王引之《经义述闻》:“政读曰征,谓赋税及繇役也。” (2)、指导古籍整理工作
① 训诂和标点。正确理解古书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理解古书文意,必须通训诂。 正确加标点,有助于分清古文层次
② 训诂与校勘:在通训诂的基础上,校勘就会避免一些谬误。
③ 训诂与注释:注释古书,必须通训诂。古人之言有不通于今者,需要运用训诂的方法加以解释。
④ 训诂与翻译。从事古书今译,必须先把古书读懂,训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 (3)、指导编纂字典辞书。
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离不开训诂学。首先,工具书的体例总要参照前人的训诂书与注释书;其次,今天编纂字典辞书的方法仍未超越前人范围。不通训诂,对一些词语的解释不可能很确切,会降低工具书的科学性和使用价值。训诂应体现对旧字典、辞书的揭疑、补漏、纠误等指导作用。
(4)、对其他学科的帮助:如历史学、考古学、医学(中医)等等 3,训诂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传统的训诂学的任务有三项:①“释古今之异言”----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词语 ②“通方言之殊语”----用通语释方言 ③“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现代训诂学的任务:①总结和继承前人的训诂经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古为今用 ②总结训诂的方法规律,用于指导学习实践,使传统训诂学理论化、系统化,促进古文教学、古籍整理和词典编纂等 ③研究汉语的演变,强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总结规律,并为汉语史、语言学概论等的研究提供例证或补注、补充。目的: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的词义
4.学习绪论后对训诂学有什么新的认识?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历代的训诂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其实训诂学就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它通过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法,条例,提示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探索语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的实践。它的任务和目的有如下四个方面:指导训诂实践,培养继承文化遗产的人才;辨析词义,使人们增强运用词语的准确性;沟通方言,促进汉民
族语的统一;研究汉语词义系统和词义发展的规律,建立科学的训诂学。此外,训诂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语义学,语源学,语音学,语法学,修辞学,文字学,词典学等学科的关系密切。学习训诂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彻底摆脱经学附庸的从属地位,坚持历史主义观念,力术做到古为今用,从语言的总体中研究训诂。 5.简述对传统训诂学应用范围的看法。
用于阅读古书。在训诂学的帮助下能准确地理解词义,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章句,细心地捉摸古人行文的条例。用于整理古籍。训诂学可以在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辨伪方面发生作用。用于编纂辞书。训诂学能在资料收集,解形,注音,释义,引证方面有所帮助。训诂学可以用于研究语言学的其他分支,了解我国古代社会及其文化。 6,谈谈对训诂学和词义学关系的看法
答:训诂学和词义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却不等于词义学。训诂学是分析古代书面语言的具体情况,批判的继承前人经验,提出训诂原则和方法,综合运用文字、音韵、词义、语法学,以求正确的解释语言。词义学是研究词的性质、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词,不包括句,训诂学不但可以了解词义,还要讲明句义。因此,训诂学不等于词义学。但是,训诂学可以用来解释词义,训诂学之所得可以丰富词义学的理论,词义学的成果可以指导训诂学更为科学的服务。,
7,训诂专著与注释书就解词而言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从内容上说:训诂专著解决训诂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以解释词义为内容;注释书不仅解释词义,也包括对词句、篇章、名物制度等的注解。
例如:最早的训诂专著《尔雅》,把相近的词总到一起,分17大类进行解释,以如《释训》篇中“明明,斤斤,察也”的方式解释词义;注释书章句一类意在概括“章旨”。
从特点上看:训诂专著解释贮存状态下的词,从词的理性意义出发揭示词的本义、概括义、常用义,对词义的概括比较宽泛,具有普遍性、指导性,不同专著又有不同的释词角度;注释书不单单解释词语,也注重结合上下文作综合理解,偏重感性意义,揭示词义的具体义与灵活义,使词项语义明确,而且涉及广泛,内容丰富。
例如:训诂专著《说文解字》中大多是“瑱,以玉充耳也,玉部”一类的对词的本义,常用义等的解释,具有普遍性;在注释书中则有不同情况,如对“吏”字的解释就随着具体使用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别,“王使委于三吏”(《左转·成公二年》)中的“吏”杜预注为“三吏,三公也”,“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国语·周语》)中“吏”注为“百吏,百官”,“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孟子·公孙丑下》)中“吏”注为“天使也”,“私田嫁不善,则非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中的“吏”注为“田畯也”,这是对词的灵活义、具体义、临时义的解释,使词项的语义更为明确了。 8,为什么要学习训诂术语?
答:了解训诂术语的涵义、用法,懂得训诂的条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训诂专书和有效的利用传注去读懂古书,也有助于了解训诂方法。 9、为什么说解释词义是训诂学的核心工作? 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黄侃:“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 10、为什么说训诂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著重於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但不等于语义学、词义学。黄侃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
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根据黄先生的阐述,综合历代学者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训诂学这门学科的性质: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科学。它是兼包解释、翻译和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训诂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训释方式,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原和演变,从而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11,专门用于释词的训诂术语有哪些,按其功用可分为几类?
(一),解释词义的用语:①为,曰,指明其事,定义出义界,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做”;②谓,谓之,为之,之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指的是”、“说的是”表示有所专指;③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同”;④貌,表示被释词的性质和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样子”被释词为形容词,副词。⑤属,别,表示事物的种类。⑥之言,之为言,表示用来解释的词与被释的词音义相通。⑦辞,词,说明被释词是虚词。⑧浑言,析言;浑言是笼统的说,析言是分别的说。 (二),串讲推衍文意的术语:①言,作用是“指明取义之所在”可用于词,词组,句,篇,相当于“就是说”。②谓,用于串讲句意,范围没有“言”广泛。 (三),注音用的术语:读如,读若。《说文》“读”字下段注曰:“拟其音曰读,凡言读若,读如皆是也。易其字以释其义曰读,凡言读为,读曰,当为皆是也。” (四),讲文字通假的术语:①读为,读曰;本字来“破”假借字。经师或称之为“破读”、“读破”。②读如,读若。除拟音外,汉人常用来说明通假关系。 (五),正误字、误读的术语:当为,当作;训诂中改正误字误读,就是说“某当为(作)某”。
12,以形说义的对象和依据是什么?
以形说义是用汉字的形体进行训诂,揭示汉字的形体和意义的联系的训诂方法。
(1) 以形说义的依据:①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字的形体都是依据它最初所要表现的词义来
绘形的。因此,汉字的字形与词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得通过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成为可能。
②以形说义必须依据笔意,也就是还保留原始造字意图,能够表示本义的汉字形体。所
以,本字与笔意是形意统一的必要条件。 (2) 以形说义的对象:
①单音节词:上古汉语通常以单音节词为主,因此通过分析某个汉字的形体结构,就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这个字的字义,同时也是词义。
②本义:本义就是指能够直接解释字形并且在实际语言中被应用的字的最初的意义。只
有本义才能与字形直接切合,体现汉字的造字意图,同时也可掌握词的引申义。比如:“盲”从“目”,是眼睛失去视觉的功能。用在“盲从、盲动、盲目、文盲”等词语时,则是泛指对某种事物不能辨认或认识不清的意思。 ③在通过形体分析字义时,要注意笔意和笔势的区别。 对传统训诂学应用范围的看法: 传统训诂学的局限是“崇古”,先秦的字义成为训诂学家唯一的研究对象,训诂学也只是经学的附庸。同时,字的本义、引申、假借等追求字义的来源及演变的活动也只限于汉代之前。因此,必须扩大训诂学的应用范围,把语言的历史的每一个时代都看做有同等的价值。 13,四部训诂专著的特点和价值:
训诂专著的特点是解释词的核心意义、理性意义,对词义的概括比较宽泛 1、《尔雅》:多编纂,少概括
成书于秦汉时期,是对训诂的第一次总结
保留了以前时代的成果,标志着训诂已进入了自觉的理性时代
后代模仿、接续《尔雅》的作品也有很多,其中最出色的是晋代郭璞的《尔雅注》,构成了训诂学中所谓的“雅学” 2、《方言》:成书于西汉末年,扬雄著
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专著,能比较系统的归纳词汇训诂,第一次总结了方言词汇,展现了方言词汇间的异同,其全称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说明其已经明白了方言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差别而造成的不同
已经接触到了方言形成的根本原因,将目光放眼到经典,保留了大量的语言词汇 3、《说文解字》,作者东汉许慎
第一次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对汉语词汇进行研究,对古人的训诂方法进行总结,并升华提高,形成一套完整体系
表现对前人总结的成果进行概括提炼后的结果,可以适应多种方式的通式 4、《释名》,作者东汉刘熙
第一部研究汉语音义关系的专著,“探讨各种事物命名的由来”,编纂体系仿照《尔雅》,按事物分类,以“释”字开头,如“释天”“释地”等共27篇 完全以声训为方法探求词的根源
大规模、有意义的运用声训表明古人对音义认识的加深,又进一步促进了声训的发展 14、举例说明什么是以形说义、因声求义、据文证义?
⑴以形说义:即形训,指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所记录的词的本义,解释字形和它所代表词义之间的关系,据以形说义的形体,是笔意,而从形体分析得出的意义,应该是古代文献用过的意义。例: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 塵(尘),鹿形扬土也。
不速(言束 :铺旋促也。催请。)之客:招唤,邀请。
⑵因声求义:声义结合则有联系,约定俗成,有了一定必然性。音近义同现象,利用音近或音同的做法求义即声训。例:户,护也。门,闻也。履,礼也。狱,埆也。
⑶据文证义:不利用语音、字形的线索,不考虑词义的来源,而是在具体语言环境来解释。据文证义的“文”指文句,即通常所说的语言环境,词只有进入句中才有生命,否则是概括义,感情形象、具体材料才能保留在词义中。例: ①我执曹君而兮曹卫之田以赐宋人。《左传》田:耕种的土地 ②故秦苑囿园池,全民得田之。《汉书》田:耕种 ③焚林而田,偷取多兽。《韩非子》田:打猎 15,为什么会有据文证义这一训诂方法,如何运用语言环境
据文证义即指不利用语音与字形的线索,只就文献材料为背景,以具体环境对词进行释义,根据词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来推求词的准确解释的训诂方法。1,以形说义与因声求义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是二者的缺点所在。词义与字形字音间的联系并不必然,存在这多种可能性,因此需要训释者进行科学判定,则必须以古书为验证材料。2,语言环境对词义也有着重大影响,据文证义中的“文”指文句或连词成文的文例。词只有进入句子中才有语言含义,词的具体形象,感性形象保存于词义中,如不根据文句进行释义则制约了词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显现。另外,同源词与多义词必须运用据文证义的训诂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释义。据文证义对于纠正前人错误训释及加深在古文献阅读中对于词义的理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据文证义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训诂方法。
关于如何运用语言环境主要应注意以下诸问题:1,尽量从本文,本书及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中搜找证据,考据学将此称之为“内证”。同时也可参考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品,此谓之“外证”。也并不排除较早或较晚的文献及方言熟语中的证据,此谓之“旁证”。2,据文证义得出的结论不能脱离该被训释词的意义系统,词都具有具体义,灵活义,但与词的确定义概括义之间必定有一定的联系,不可脱离太远。3,古书中的训诂材料大多因势立说,隋文而解,因此词义的具体性灵活性体现不要误以为是科学定义或全部意义,尤其在思想道德方面,使用义,言语义需通过约定俗成才形成语言义。对于语言环境的运用要谨慎。 16、因声求义有什么功用? 老师讲的答案:
① 推语源,探证求词义。
从同源词中确定根词与源词;确定根词叫完全推源(可能性很小),确定源词叫不完全推源:(原,主也。涧,间也。政,正也) a、 明确事物命名的根据 b、 系联语族,归纳词汇系统 c、 通方言,分辨由于语音分化而产生的同义词
② 明假借,判定同音词义脱节造成的对词义的误解,弥补以形求义的不足。 假借字与本字声音上有联系。明假借是对语音系统的再利用。 书上的答案:
①依音破字 ②推求语源,系联同源词 ③通转语 ④探求名物来源 ⑤会通一词多形
17、举例说明什么是望文生训,怎样克服?
望文生训是随意用书写的汉字解释形义已脱节的字,字形与字义有矛盾的情况下,过分强调形训,忽视义训。
主要分为:1、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2、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3、误解联绵词而望
文生训。
例:1、因不明古文而望文生训: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乐府诗《行行重行行》)。有人误注为“顾,念、想。
反,同返。”其实“顾”还有“还、返”义,“顾返”是同义复词,是归返、回来的意思。
2、因不明通假而望文生训:
悲秋风之动容,何回极之浮浮?(《楚辞·九章·抽思》)。有人误解“动容”的“容”
为“容貌、容色”之义,殊不知“容”乃“榕”的借用。
怎样克服望文生训:
四要理解古文的意思,尽量弄清楚古义与今义的不同 一要追本溯源,尽量搞清句子的原意
二要记住准确使用某个句子的典型例句,并以此为“尺子”测量其他例句 三要弄清楚通假字,避免因不明通假造成的望文生训 18,统言,析言与对文,散文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
答:一、统言,析言与散文,对文在含义上是不完全相同的。“对文,散文”着重强调的是同义词相对同时出现或分散单独出现的使用情况;而“统言,析言”旨在直接言明同义词意义的通、专之别,用之说明对某词的解释所以不同的原因。对文未必有别,散文未必则通。“统言,析言”等说法直接揭示了同义词词义存在过程中的“通”“别”特点。 对文散文的说法早在唐代就出现,强调的是同义词的使用方式;清代的统言析言则是训释方法,应属两个范畴。但它们有密切联系,对于不同场合使用的词语,一般要有不同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