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音乐上册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第一课 听——《孔雀舞》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第一课 创——《美丽的小孔雀》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第一课 唱——金孔雀轻轻跳 第一课 玩——快乐的舞步 第二课 音乐乐园

第二课 唱——布依娃娃爱唱歌 第二课 玩——认、学、读、唱 第二课 听——《民族舞曲联奏》 第四课 听——《水族馆》 第四课 玩——小猴造楼(二) 第三单元 外国小曲 第五课 听——摇篮曲

第五课 玩——小猴造楼 圆圈、方块和三角 第五课 唱——《我的小宝宝》 第五课 创——《咪咪摇篮曲》 第五课 创——《咪咪摇篮曲》 第六课 玩——《小猴造楼》、《叮咚圆舞曲》 第六课 听——《在钟表店里》 第八课 音乐乐园

第八课 唱——只怕不抵抗 第八课 创——英雄塑像

第八课 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第七课 听——快乐的节日 第七课 创——操场上的歌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听赏傣族舞曲《孔雀舞》,引导学生感受傣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资料的收集来了解傣族的风情,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学生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金孔雀轻轻跳》,以表达傣族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3.欣赏《民族舞曲联奏》,感受表现维吾尔族、朝鲜族、藏族、蒙族、汉族五个民族的不同音乐形象及各民族音乐的特点。

4.指导学生用甜美热情的歌声表现布依族儿童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律动创编《美丽的小孔雀》掌握孔雀舞的动作要领,并能跟随音乐

自由表演。

2.引导学生从生活音响中感知、认识十六分音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关于风土人情的资料,感受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通过游戏《孔雀开屏》,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能听辨唱名,唱准唱名。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孔雀舞的基本特点,学会孔雀舞的几个基本动作,能随着音乐自由组合并进行表演。

2.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节奏和方法来创编旋律,并能配上适当的舞步边唱边跳。

3.认识十六分音符,会拍含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第一单元 课时建议

第1课 建议用3-4课时完成

第一教时:听《孔雀舞》;玩玩:小小傣家人 第二教时:唱唱《金孔雀轻轻跳》;练一练 第三教时:学跳孔雀舞 ;玩玩《傣家情》

第四教时:游戏《孔雀开屏》;创《美丽的小孔雀》

第2课 建议用3-4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听听《民族舞曲联奏》;创:听听做 第二教时:玩玩《大钟和小钟》;学:十六分音符; 第三教时:学唱《布衣娃娃爱唱歌》;玩玩《爱我中华》 音乐乐园 建议用1-2教时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第一课 听——《孔雀舞》

【设计思路】

本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内容是欣赏《孔雀舞》,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的特点,了解孔雀舞的动作要领。《孔雀舞》是一首根据傣族民间乐曲改变的民间合奏曲,乐曲由引子——A段——B段——A1段构成。乐曲通过抒情优美的旋律描绘出了傣家竹楼的美丽景色,以及傣族儿女闻乐起舞的景象。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音响细微变化的敏锐感觉,把听辨与感知和音乐的情绪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通过听听和玩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变化,体验两段音乐所带来的不同感觉,从而在听辨音乐情绪的基础上为乐曲配上合适的动作。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亲自主动地去探索、领悟,体验时,才能真正理解音乐,喜爱音乐。 【教学内容】

1.欣赏:《孔雀舞》 2.玩玩:小小傣家人 【教学目标】

1.欣赏傣族舞曲《孔雀舞》,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及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学小孔雀”和“请到傣家来做客”的音乐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乐曲中的情绪变化,了解孔雀舞的动作要领及傣族的风土人情。

3.通过“小小傣家人”的活动,进一步感受傣族音乐的风格,在正确辨别乐曲的情绪变化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能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及辨别乐曲中情绪的变化,能在音乐中想象和描绘傣族人舞蹈的情景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律动《爱我中华》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听音乐边拉手一起跑步跳入教室,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可以即兴的带领学生跳一些简单的集体舞动作。

说明: 本教时是开学第一节课,学生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彼此可能都有一些生疏。通过律动《爱我中华》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拉近距离, 感受彼此间的友谊,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拉开了第一单元:民族花朵的序幕。

二、欣赏《孔雀舞》

(一)完整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和特点。 (二)复听乐曲第一段:学学小孔雀

1.介绍孔雀舞

方法:教师可以自己或请学生示范几个孔雀舞的简单动作,请学生想想:小孔雀在干什么?

2.造型模仿

方法: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出示一些孔雀舞的图片,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二个造型进行模仿。并请学生想想:小孔雀在跳舞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即兴表演

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在教室中创设情景并表演小孔雀的各种造型。 (三)复听乐曲第二段:请到傣家来做客

1.学生边聆听《孔雀舞》第二段音乐边看图片,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来介绍傣家风情,让学生在感受第二段乐曲情绪特点的同时想象傣家美丽的风光。

2.学生跟着音乐学傣族儿童过“火把节”、“泼水节”,再次感受乐曲第二段欢快、活泼的情绪。 说明: 乐曲共有三个部分,一开始区分可能有一点困难。通过分别聆听第一、 第二段音乐及学学小孔雀的造型和“请到傣家来做客”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 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及特点,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风土人情的愿望。三、完整表演《小小傣家人》

(一)完整聆听,学生按照每一段音乐的情绪选择表演内容 (二)学生自由组合,按音乐的顺序出场表演 说明: 通过再一次的完整聆听,使学生对乐曲有了整体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 根据每一段乐曲的情绪选择表演内容进行表演。 四、课后拓展

要求:指导学生通过上网、书籍、传媒、音像等各种资料收集来了解傣族的风情,下节课在课堂中交流。 【教学反思】

音乐是动态的音响艺术。从动觉切入是最易被儿童接受的学习音乐的方式。

因此本课在完整聆听乐曲的基础上结合学学小孔雀和请到傣家来做客的活动将乐曲分段欣赏。帮助学生正确区分A段和B段不同的情绪,同时在“小小傣家人”的过程中,结合傣族风土人情的介绍帮助学生感受傣族音乐的风格,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在正确的基础上进行小小傣家人的表演。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一步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后再一次的完整聆听,笔者认为此次的聆听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乐曲是否完整会直接影响到欣赏者对乐曲的理解及想象。因此,完整聆听是合理安排表演内容的基础。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作出冷静的分析和果断的调整。

第一单元 民族花朵

第一课 创——《美丽的小孔雀》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学跳孔雀舞和律动创编《美丽的小孔雀》。

由于孔雀舞是傣族代表性的舞蹈,而且孔雀舞的舞蹈动作也较为复杂和难学。因此,在本课中由欣赏到入,将模仿象脚鼓的鼓点的节奏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掌握旋律的节拍、感受傣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音乐教育具有凝聚群体和张扬个性的作用。在本课的设计中通过学跳孔雀舞和律动创编《美丽的小孔雀》,使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掌握孔雀舞的基本动作,然后通过互相的模仿和教师的指导中,提高小组和班级的凝聚力、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并在创作律动组合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得到创作的愉悦。

【教学内容】

1.游戏:《孔雀开屏》

2.律动创编:《美丽的小孔雀》

【教学目标】

1.通过律动创编《美丽的小孔雀》,进一步感受傣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及傣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