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初探

“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复习课教案中的应用策略初探

长春一中 历史组 任彤威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由来和涵义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 )在世纪年代初期所创的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被称之为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由此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

树状发散结构的。年 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的概念,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对思维导图的高度关注,而他也因此以“大脑先生”之称闻名国际,同时也成为“世界记忆冠军协会”的创办人。 .作用

脑科学研究发现,目前人类右半脑的开发和利用非常有限。人类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加以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思维导图利用“左脑+右脑”的“全脑”思考模式,有利于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大脑平衡协调发展。无论是在效率、效果还是效益上,思维导图都比传统学习方法更有效。

“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你一下子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你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

美国管理学作家 语

二、提出背景与意义

.思维导图应用到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思维导图工具和基于思维可视化原理的理念引入到教育领域以来,已经在教育教案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和灵活交互的特征,在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项目中进行得如火如荼。相对于国外的发展来说,目前在我国关于思维导图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介绍和引进阶段。尽管大家都认为思维导图非常有用,但具体在什么场合有用以及有多大

1 / 5

的用途至今还缺乏实验数据的验证。在标志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方面,很难发现以思维导图为主题的论文,其中涉及教案相关的论文更少,很多人都只是在摸索当中。探索提高学生思维技能的方法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因此,总体来说我国目前有关思维导图指导的教案实践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案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

那么作为我市高中历史学科的骨干教师,我觉得利用先进的思维导图工具来从事历史学科教案实践研究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也愿意迎接这一挑战。

.高中历史复习课教案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这一教育思想成为千万学子求取真知的锦囊妙记;出自《战国策》的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则道出了高中历史学科的价值所在;而这两句流传两千多年的智者之言又都向我们教者揭示出了复习课教案在众多课型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课教案,由于知识体系的变化和课程容量的加大,我们决不能再像传统的复习课那样,教师再次把所学过的知识“炒冷饭”般的再现给学生,教师一遍一遍地机械重复所学过的知识点,学生听课索然无味、昏昏欲睡,这样既会造成听课的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复习效果也会欠佳,根本适应不了新高考的要求。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高中历史复习课教案应当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呢?它应当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复习课的教案任务要重视“理”,达到“化”,把平时一个个课时所学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组织练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最终达到浓缩化,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发展历史思维,领悟思想方法,提升人文素养。

同时,针对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特点,复习课教案还能帮我们解决学好历史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准确掌握基础知识这一层面的问题。

那么如何上好高中历史复习课呢?教师决不能只就题讲题,而应该纵观全局,”俯视”各个知识”板块”, 找出各部分的联系。历史内容庞杂,因此,复习时尤其注意环环相扣,形成复习链。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一课、一个单元还是一个模块的复习,思维导图无疑是最好最有效的工具。

三、研究与实践过程 、制作思维导图

准 备:一张白纸和不同颜色的笔。 步 骤:

⑴把主题画在纸的中央。(进行复习课教案为学生演示时可以黑板中心确定主题位置)主题可以用关键字和图像来表示。所谓关键字,是表达核心意思的字或词。关键字应该是具体的、有意义的。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回忆。

⑵考虑‘次主题’,也就是在上一层主题下的延伸。

2 / 5

⑶在次主题后,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顺序可以下午一点钟的位置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罗列要点。 任何一个要点出现的时候,尽可以自然地将它用‘关键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把它和最相关的‘次主题’连接起来。

⑷整理思维过程。在完成思维导图时,任何一个次主题都可用一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而

且,如果可能的话,要尽可能用图像来表达一个关键字,这可以大大加深记忆。在完成思维导图后要按一定的时序(即顺时针方向)再次梳理思维,以达到复习掌握知识的效果。

、思维导图应用的注意点

思维导图优于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我们在使用思维导图的时候要善于开发它的优点,规避它的缺点,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首先,中心明确。一幅思维导图绝不能出现多个中心,任何次主题都应该围绕主题展开。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课《开辟新航路》一课中,教案的重难点在于对原因和影响的分析,但

我们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绝对不能把它们作为中心,而仍然应该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中心,之后再加以扩展。扩展出来后我们应该以加粗字体,放在显要位置或加彩色,甚至以较大的图片来提示学生引起注意,达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的目的。

其次,运用图表。思维导图本身就是图,我们在绘制过程中应当发挥它的优势,在次主题上加上个性鲜明的图画、符号、连线等,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自制的,原则只有一个,简洁明了、容易引起他人或自己的注意、容易记忆。历史人物图片,历史事件图片,历史遗迹图片单独呈现时是零碎的,但当它们以一种系统的结构出现的时候那将是一幅活动的画面。

再次,思考。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在制图过程中必须要思考,思考的过程恰恰是思维导图优势所在,内容的联系,框架的构建,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清晰再现。无论是老师的准备工作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导图的历史再现功能都是非常独到的。

、思维导图在历史复习课教案中应用的具体操作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概念结构系统化。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历史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在一定的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作纵向、横向联系的归类和整理,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因此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在学习一课、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后,历史老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帮助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以共同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即教师以黑板为纸,动手执笔,学生看

3 / 5

黑板,按教师的设问回忆基础知识,回答问题,学生边说教师边画思维导图,当老师把导图画完时,学生也把基础知识复习了一遍,这时教师的笔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致的,节奏是相同的。这个师生共同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实现把平常所学的分散的知识串线,连片,结网的过程,这个复习过程也最为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清基本知识框架、记住基本的历史史实。

()复习中要总结知识,揭示规律,获得新鲜见解。在复习中不是单纯地画思维导图,而是通过总结以往的历史知识,使学生集中温习,集中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当思维导图画完后,教师要通过导图再带学生梳理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综合、比较及发现联系,揭示问题规律的能力,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新鲜见解。

总之,利用思维导图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旧知识,而是要通过对旧知识的系统整理,通过思维导图这一新呈现方式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随年级的升高要由高一时老师在黑板上带同学共同构建到高二年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理,再到高三年级完全由学生独立整理以达到真正能变成自己的思维工具的效果。到那时,相信学生的历史思维也真的会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四、实践成效

我是在年听一个专家的讲座介绍开始认识思维导图的,在我从事的我校届高三历史教案毕业班的高考复习教案中自己摸索着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我觉得在教案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如下优势: 第一、在教案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只需要记录课程中相关的关键词可以节省时间:节约到的时间。在进行学习和复习时,因为只读相关的词可以节省时间:节约多。

第二、查阅笔记的过程中,因为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里面寻找关键词可以节省时间,总共节约的时间。因在笔记中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可以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于真正的学习主题。

第三、课程中重要的关键词并列在时空之中,处在同一个笔记平面内能够改善创造力和记忆力。在关键词之间容易产生清晰合适的联想,从而促进学生的记忆力,增强其理解力.

第四、因为学习笔记使用更易于接受和记忆有视觉刺激、多重色彩、多维度的思维导图,而不是单调烦人的线性笔记,更加符合大脑的运作模式。大脑不断地利用其所有的皮层技巧,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

第五、在做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提高了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会鼓励和刺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尤其是在复习课教案中,如何使学生快速建立知识结构,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当知识结构建立

4 / 5

后,学生如何记牢;学生练习中出现新的知识增长点如何方便快捷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运用思维导图教案实践中,这些以前的困惑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首先,利用思维导图便于学生的记忆和复习。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及时的复习对于学生的记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一节课的复习往往容量大,学生笔记整理几页,很难快速复习。一张思维导图在手,丰富的图像,紧凑的内容,一张内容四五分钟便可搞定,大大的节约了学生复习的时间。同时若借助于电脑软件.将知识结构逐层展开,学生的记忆将会得到改善。

其次,在探究式课堂教案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非常普遍开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也在讨论式教案中教案效率不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这正是思维导图解决的问题,同时利用适合的软件,还可以及时记录下讨论结果,体现集体思维的成果。在教案中,我们一般是首先筛选探究的问题,有些问题值得讨论,有些讨论的价值不高,在这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进行筛选。在课堂上,每一个话题可由两小组学生来完成。学生分小组学习,一个学生作为小组的书记员,记录大家的讨论结果。小组讨论结束后,相同话题的小组合为一组进行交流,并在班里发表对这一话题的分析。

第三,知识结构建立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关某一个中心新的话题,可以在班级公示栏中及时展示自己的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及时的完善和补充。这就大大的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在高中历史复习课教案中使用\思维导图\,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教师说的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并和教师积极地对话。它的运用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更为灵活和开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习得,促使新旧知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可大大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案模式,在我所从事的高三历史教案复习教案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高考中文综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所以我认为将思维导图引入教案,既是为教案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又真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高考,利于学生提高复习效率,掌握基础知识,提升思维能力,我觉得这种教案方式策略非常值得当今课堂教案改革吸纳接受。

然而“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复习课教案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二者结合的紧密度还需要大大提高,本人只是一个初探者,还望各位同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挖掘思维导图服务于历史教案的更大功效。

5 /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